10月18日至19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土木工程新技术暨流域水循环调控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同时,本次会议也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60周年活动周的分会活动之一。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会议的技术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王浩、胡春宏担任;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贾金生主持。

大会开幕式

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贾金生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坝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陈厚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崔俊芝,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景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陈祖煜,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专家谭述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大学教授陈政清,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邓铭江,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Luis Berga先生,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Daniel Loucks先生等15名中外院士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中国工程院三局巡视员安耀辉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土木工程事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增加,水环境恶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水工程安全、土木工程设施的可持续性低,灾后性能恢复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作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的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一直致力于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努力搭建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对促进工程科技领域的重点和战略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三局巡视员安耀辉致辞
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米歇尔·迪维沃作为国际知名专家代表为会议致辞。他强调了大坝的安全性问题,并分享了法国工程师使大坝更安全的一些措施与经验;同时又指出水库大坝在提供清洁能源方面的积极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水库大坝,认为当前水库大坝虽然面临众多问题,但我们肯定能成功的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大坝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米歇尔·迪维沃致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代表承办方致辞。他指出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问题将日益突出,水库大坝在保障防洪、供水、粮食、能源安全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调对水库大坝工程自身安全风险要有足够的认识。当前,许多国家都将水库大坝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工程措施,开展有关水库大坝的安全建设、运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使水库大坝的建设和运行更加安全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致辞
大会邀请了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等国际组织领导人作主旨报告,并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作“韧性城市:从结构抗震到城市抗震”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作“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理论与方法”主旨报告

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路易斯·比尔加作“储水设施在全球水与能源变化中的作用”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作“干旱区现代绿洲农业灌溉技术体系”主旨报告

美国工程院院士丹尼尔·洛克斯作“从受灾年份得到的大坝安全经验教训”主旨报告

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米歇尔·利诺作“大坝工程与建设创新”主旨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作“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新技术:现状和未来前景”主旨报告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启祥作“水电工程水泥灌浆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主旨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刘之平主持主旨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主持主旨报告
报告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水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与联调、流域水循环调控与灾害防治等相关议题,共同探讨与此相关的现代灌溉技术、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与防灾新技术等,分享了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防灾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促进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和工程的灾害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国内外专家在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生水作“统一预测高土石坝加载变形和流变的本构模型与应用”特邀报告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副总经理张宗亮作“高土石坝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特邀报告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作“基于水动力重构的淮河综合治理思考与实践”特邀报告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作“关于大坝安全的思考与新坝型进展”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金峰“大堆石混凝土到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发展”特邀报告

国际水资源开发杂志(IJWRD)主编塞西莉亚·托塔哈达作“水资源全盘政策:新加坡案例”特邀报告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作“大型堆石坝内部变形观测管道机器人系统”特邀报告

河海大学教授顾冲时作“重大水工程安全保障理论和技术”特邀报告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库坝管理中心江德军作“工程变形监测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特邀报告
此次“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土木工程新技术”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主办,“流域水循环调控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并得到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的大力支持。以上会议均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承办。

与会中外代表
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电建集团总工程师周建平,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主任张利新、四川大学副校长许唯临、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忠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军等嘉宾也出席了会议。
报告列表:
1、“韧性城市:从结构抗震到城市抗震”
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
2、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理论与方法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
3、储水设施在全球水与能源变化中的作用
路易斯·比尔加,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
4、干旱区现代绿洲农业灌溉技术体系
邓铭江,中国工程院院士
5、从受灾年份得到的大坝安全经验教训
丹尼尔·洛克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6、大坝工程与建设创新
米歇尔·利诺,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
7、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新技术:现状和未来前景
阿西特·比斯瓦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前主席
8、水电工程水泥灌浆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樊启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9、统一预测高土石坝加载变形和流变的本构模型与应用
陈生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0、高土石坝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
张宗亮,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副总经理、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11、基于水动力重构的淮河综合治理思考与实践
唐洪武,河海大学党委书记
12、关于大坝安全的思考与新坝型进展
贾金生,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3、大堆石混凝土到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发展
金峰,清华大学教授
14、水资源全盘政策:新加坡案例
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国际水资源开发杂志(IJWRD)主编
15、大型堆石坝内部变形观测管道机器人系统
李清泉,深圳大学校长
16、重大水工程安全保障理论和技术
顾冲时,河海大学教授
17、工程变形监测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江德军,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库坝管理中心
供稿:周虹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