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三峡 | |  | 本刊曾于2011年第9期刊登了“聚焦三峡”专题。时间过去了5年多,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综合效益显著,为建设长江绿色走廊再谱新篇章。
然而关于三峡工程的议论仍然没有停息。如今的三峡怎样了?
2016年夏天,长江中下游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江西、湖北多处民垸溃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为什么有了三峡工程,长江还会有洪灾?如果没有三峡工程,灾情又会怎样? |
|
大坝与生态 | |  |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四个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被动地依附于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所需一切的同时,又承受着自然界带来的各种威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过能力有限,并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在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科技的进步让人类能够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这也招致了大自然对人类报复与惩罚。而到了现代,人类日趋理性,开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境界。 |
|
少儿科学周刊:大坝,利还是弊? | |  | 洪水会冲毁家园和陆地,大坝是控制洪灾的一种方法,人们生活离不开水和电,大坝可以为人类提供水和电力,大坝可以帮助我们,单页可能产生问题。所以有些人赞成建大坝,有些人不赞成。大坝究竟是利还是弊呢?大家一起了解实际情况后,自己得到答案吧! |
|
抽水蓄能 | |  | 抽水蓄能,将富余的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按需释放。各种电器都需要电,插电就用,非常方便。你知道吗,我们在用电时,发电厂
必须在发电才行。电是不能储存在电网中的,大家都不用电时,发电厂就要空转或者停机。因此,为保证电网平稳运行,想用电时有电用,就必须安装储能设备,把暂时富余的电以另一种方式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蓄能电站除了削峰填谷,还担负着调频、调相、稳定频率和电压、应对事故等作用。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热能、弹性势能、化学能等储存起来,比较而言,抽水蓄能电站目前还是最佳选择。让我们来看看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是如何工作的。 |
|
|
大坝建成了 | |  | 日本土木学会奖作品,中国大坝协会联合审校推荐。 |
|
“水与能源”科普论坛 | |  | 3月22日"世界水日"期间,国际大坝委员会原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在"水与能源"科普论坛上表示:要用新的理念促进水电又好又快发展,需完成4个认识上的转变。这四个转变分别是:认识上既需要强调改造、利用自然,又需要强调保护和适应自然;决策上既需要重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需要重视社会可接受、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运行管理上既需要重视工程安全、效益实现,又需要重视生态调度、生态补偿和生态安全;效益共享上既需要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又需要重视受影响人利益和生态保护、统筹兼顾、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
特高压输电 | |  | 电网,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把能量输送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现在,高压输电乃至超高压输电,都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特高压输电应运而生。特高压输电技术并无先例可循,是电力科技界的“珠穆朗玛峰”。但就在短短几年间,我国已建起了数条通联南北、横贯东西的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线路,在世界电网领域首次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由此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
|
南水北调 | |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南水北调工程是当前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 |
|
聚焦三峡 | |  | 从最初的三峡设想到壁立西江,历史跨越了近百年的岁月。100年来,三峡工程一直是个焦点,建坝前是,建坝后是,未来或许仍会是。因为它太大了,承载的东西也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