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下午,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等为获奖者颁奖。本届徐匡迪1人获得成就奖,由中国水利学会推荐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等29人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作为我国首位国际涉水学术组织主席担任者和我国水工结构学术带头人,贾金生首创了胶结颗粒料坝新坝型及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和施工方法;发明了面板坝新型止水防渗结构,解决了面板坝止水和面板挤压破坏等难题;提出了高混凝土坝抗高压水劈裂准则和真实性态仿真方法,解决了300m级高混凝土坝高压水劈裂等难题。
多年来,贾金生教高负责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奖4项,科技部青年科技创业奖1项,巴西、印度颁发的国际奖各1项。同时,发表论文175篇,出版著作16部,获得首届国家创新争先奖状,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光华工程科技奖由政协原副主席朱光亚和中国台湾尹衍樑、陈由豪、杜俊元先生共同捐资设立、中国工程院管理,旨在奖励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优秀工程师、科学家,是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的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包括“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三项,自1996年起每两年颁发一次。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教高、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教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生水教高等水利水电专家也获得本届工程奖。
第 十 二 届 光 华 工 程“成 就 奖”

中国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徐匡迪获得本届成就奖。他是中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在80年代初提出用RH-IJ(真空循环脱气加喷粉)处理大型转炉钢水,冶炼超低硫、氧钢(≤0.005%),获得英国、瑞典专利,并用于制造英国北海油田的石油管线钢和新日铁生产的西伯利亚输油、气管线钢。他所设计的SGDF喷粉罐,在国内78家中小企业得到应用。此外,在不锈钢精炼、熔熔还原动力学以及焦炉煤气制氢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成果。他积极支持并参与殷瑞钰院士提出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的研究和实施。同时,参加论证了在河北省建立雄安新区的可能性,目前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第 十 二 届 光 华 工 程“工 程 奖 ”

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教高,长期从事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与重点工程建设。主持±500KV、3000MW大容量超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与装备自主化研发工作,支撑建成三峡输电系统,直流设备国产化率由初期30%实现100跨越。主持1000KV交流、±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建成两项重大示范工程,使我国在高压输电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中国电力技术标准国际化,在IEC主导发起并成立由中国专家任秘书、主席的直、交流输电技术标准委员会TC115和TC122.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教高,他长期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和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工程建设。确立“规范、有序、协调、健康”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创新绿色水电建设技术与管理,构建水电工程“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智能化技术与管理体系,组织研发智能温控等系统,为三峡工程及金沙江水电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发表论文70余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生水教高获得“工程奖”。他主要从事土石坝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研究,在高土石坝试验技术与安全评价理论、高面板砂砾石坝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出版著作3部,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3项。是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首届中国杰出大坝工程师。
作者:周虹 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