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长江水利委员会与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共同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授奖仪式。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魏山忠向郑守仁院士转发奖章和证书,并送上鲜花。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介绍了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郑守仁院士终身成就奖的有关情况;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华主持授奖仪式,委总工金兴平、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出席授奖仪式。

矫勇指出,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是国际坝工界的最高奖项,获奖者均是国际坝工界的领军人物。郑守仁院士获此殊荣,既是他个人的成就,也是国际坝工界对三峡工程设计的点赞,是我国坝工界的荣耀。他代表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向郑守仁院士表示祝贺。
矫勇指出,水库大坝是现代水利的标志性建筑物,我国的坝工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世界已建在建坝高200米以上的大坝共77座,其中20座位于中国,我国坝工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能有这样的成就,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以郑守仁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严谨、忠诚爱国、甘于奉献、默默耕耘的大坝工程师。我们要学习郑院士身上“利万物而不争”的崇高品质,作为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院士不居功、不争名,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要学习郑院士身上“润物细无声”的品质,在工程设计中,郑院士不仅发挥个人的技术专长和经验智慧,总揽设计全局,更海纳百川,发扬团队精神,以身作则,以榜样力量带动着整个三峡设计团队,攻克了一个个工程设计难题;要学习郑院士“滴水穿石”的品质,三峡工程的质量是千年大计,成大事者必作于细,郑院士对每一块大坝的基础,每一项的分步工程,每一次的工程验收,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三峡工程优秀的质量与郑院士这种持之以恒、敢于负责,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魏山忠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60多年来,长江委积极贯彻中央和水利部重大决策部署,统筹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主持设计了三峡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为有效抗御长江洪水灾害、调蓄利用水资源、提供清洁电能、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60多年艰苦的治江兴水实践中,以郑守仁总工为代表的一大批长江委干部职工,不懈探索,坚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治江事业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坚持在艰巨复杂的工程设计中刻苦攻关,坚持舍小家护大家,以实际行动凝结成“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这是治江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魏山忠表示,“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这一殊荣既是对郑总多年投身水利工程建设的肯定,也是长江委全体干部职工的荣誉,是对做好当前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极大鞭策。长江委将以此为激励,深入贯彻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努力使长江永续造福人民,健康奔流。
郑守仁首先感谢国际大坝委员会、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对他个人工作的认可,感谢国际大坝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高度评价。他指出,三峡工程是几代长江委人共同努力奋斗、集体智慧的结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委第一任主任林一山带领全委职工开始了三峡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三峡工程能取得成功,离不开水利部、长江委以及各地、各部门的技术攻关,共同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今年是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的第10个年头,从目前各项资料和技术指标来看,三峡蓄水是成功的,建筑物的运行是安全的。随着工程的平稳运行,三峡工程效益会越来越突出。郑守仁表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显现,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三峡综合效益有关方面的研究。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夏仲平以及委办公室、总工办、规计局、水资源局、人劳局、国科局、建管局、防办、水保局、水文局、长科院、水生态所、人才中心、水电总公司、设计院、汉江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秘书处综合部主任郑璀莹、水利部建管司干部王竑参加了授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