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收费项目公示·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度工作报告·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9年度工作报告·2018年度工作报告
·2017年度工作报告·2016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乌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国大坝协会2014年年会上的大会报告
发布时间: 2014-10-23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志强

二○一四年十月十六日 贵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根据大会议程安排,我代表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向大会作《乌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就乌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公司概况

    乌江公司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公司产权比例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51%、贵州省49%,其主要任务是借鉴国际流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方针,负责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河段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

    公司成立20余年来,以“开发乌江、富民兴黔”为历史使命,矢志探索,勇于创新,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在短短13年的时间内成功完成了乌江干流梯级洪家渡、东风扩机、索风营、乌江渡扩机、构皮滩、思林、沙沱和乌江支流清水河大花水、格里桥共9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开发任务,其水电装机容量从开发初期的114万千瓦增至866.5万千瓦,比国家审定的开发规划完成时间提前了12年,开创性走出了一条绿色、创新、和谐、可持续的流域水电开发道路,打造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实施清洁能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样本。在中国水电走过的百余年艰辛历程中,乌江水电开发作为我国首家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和标杆式的产业示范价值,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水电开发在方向和道路上的自信。

    界定其历史价值,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八位院士组成的考察组得出的结论应更具说服力:乌江梯级开发走出了一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挤出资本金加快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由一个公司同时建设多个大型水电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树立了榜样。

    同时,公司以乌江梯级水电开发为基础,成功实现了从单一水电开发到水电、火电、煤炭等产业综合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670亿元,拥有水、火电发电装机容量1316.5万千瓦,占贵州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6%,是贵州省最大的发电企业。其中,公司水电装机容量866.5万千瓦,占全省水电装机容量的67%。

    二、乌江水电开发的主要特点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和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全长1037千米,其中贵州境内长879千米,天然落差2124米,多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水电富矿”。加快乌江水电的开发,是加强贵州能源安全建设及优化电源结构和拉动沿江旅游、农业、工业、航运等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乌江流域沿江及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和助推贵州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乌江丰富的水力资源造福于贵州人民,助力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0年以来,公司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了乌江水电开发步伐。2000年11月8日,洪家渡水电站和乌江渡扩机工程作为贵州省首批“西电东送”工程同时开工建设,形成了公司同时开发建设多个大型水电站的良好态势;2013年6月,乌江干流贵州境内最后一个梯级沙沱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公司圆满完成了乌江流域水电的开发建设任务,成功开创了“资金滚动积累、人才滚动培养、项目滚动建设”的乌江水电滚动开发模式,被国家能源局誉为我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成功典范。

   主要特点:

  (一)坚持“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乌江水电梯级开发方针,实现了由公司统一负责一个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连续、滚动开发,自主优化确定流域水电开发顺序,有效降低了电站工程造价,提高了竞争力。在电站发电运营中,保证了梯级水电站群统一规划实施水库优化调度,实现了流域开发的最大安全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了一整套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与新理念,保证流域梯级水电站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破解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移民难”的困局。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和推进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推动了我国水电站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坚持“在环保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的动态环保工作理念,建设绿色水电,实现了梯级水电开发与沿江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五)坚持“移民稳则水电稳,移民富则水电兴”的工作思路,以现行水电移民法规和政策作支撑,创新移民工作新路径,保证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经得起政府、移民、工程和历史的检验,取得了乌江水电开发与库区移民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

   (六)坚持以价值思维为引领,在长期低上网电价的不利条件下强化已投产电站管理和运营,在股东没有投入资本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乌江渡、东风母体水电站的经营积累开发多个电站所需的资本金,成功完成了乌江流域水电的滚动开发。

    三、乌江水电开发经验和成果 (一)坚持“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不动摇,充分发挥公司的主导作用

    公司对流域开发资源进行了统筹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各电站的经济效益和工程建设的调节能力等因素,优化确定了梯级电站的最优开发次序和开发规模。流域开发过程中,强化母体电站乌江渡和东风水电站的经营管理,保证以电站收益和部分折旧作为新项目资本金的需求,创新管理、科学组织和精心谋划梯级电站的开发进度。从2000至2013年,乌江水电开发形成了“滚雪球”效应,共建成(增容)投产32台水电机组,水电总装机规模达到866.5万千瓦,树立了乌江水电开发良性循环、滚动增值的科学发展模式。

    实践证明,由一个开发业主负责实施“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水电开发模式,能够以业主为主导负责统筹流域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调度运行、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等工作,有利于通过梯级联合调度实现流域水电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构建流域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二)创新工程建设管控理念和模式

    一是创新工程建设管理理念。创建了设计是龙头、施工是主体、监理是指挥、业主是服务的“四位一体”管理理念和业主“服务、协调、督促、管理”的工作方针,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四方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工程参建各方的合力作用。“四位一体”工程建设管理理念是公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重要经验,对整个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管理思想和推进工程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乌江梯级电站在保证安全、质量和节省投资的前提下,均比国家审定工期提前7~27个月不等投产发电。经测算,提前投产经济效益约41.55亿元,同时各电站枢纽工程投资均比国家审计概算投资节约1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工程经济社会效益。

    二是注重工程建设机制创新。在电站工程建设中,公司充分发挥业主的主导核心作用,严格坚持“四项制度”,以设计、施工、管理、筹资“四个优化”为抓手,加强安全、质量、技术、进度和投资“五控制”,实现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建设工期的建设目标。

    三是注重工程与生产“建管结合,无缝连接”,保证新投产机组安全运行。生产准备人员提前进入并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验收工作,以及生产准备工作,保证公司投产机组自投运以来均保持了良好的长周期安全生产运行记录。乌江流域梯级“安全五星级水电站群”已逐步实现。

    同时,通过工程与生产“建管结合、无缝连接”工作创新,有效减少了机组投产后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和电厂生产运行维护人员,为乌江梯级电站实行“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生产运行管控新模式奠定了可靠基础。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水电建设技术不断发展

   在乌江水电开发中,公司结合各电站工程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设计施工优化工作,投入科研经费约4.8亿元,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应用。其中,在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施工导流、筑坝技术、泄洪消能技术、岩溶地区大型地下洞室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材料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推动了我国水电建设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强岩溶地区的筑坝技术和水库防渗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是我国岩溶地区水电站建设的博物馆。

   今年7月17日,乌江支流清水河、干流构皮滩至沙沱区间遭遇100年一遇的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到20700m3/s,除洪家渡水电站外其它各梯级电站均开闸泄洪,乌江流域首次经受了梯级完建后的特大洪水考验,各水电站枢纽工程运行正常,充分发挥了梯级联合调度防洪效益,保证了安全度汛。

    至今,乌江水电开发共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和设计金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电力优质工程奖”、“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3项,促进了我国水电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

  (四)数字乌江,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一是与电站开工同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资金、合同、资源等综合动态管理,提高了决策准确性、科学性,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四大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无缝连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完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流域地震台网监测系统。乌江流域水电工程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共34个地震台分布于乌江干流600公里范围内,覆盖7个电站及水库周边地区,为流域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全面提高了乌江流域防范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建成乌江水电远程集控中心。公司建成了流域水电站群集中控制系统、流域水情卫星自动测报系统、流域大型复杂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系统等数字化集控平台,实现了对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远程集控和联合优化调度,充分发挥了梯级水电站群的规模效益。

   (五)滚动培养,造就水电人才摇篮

    在乌江水电开发中,公司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理念,通过梯级水电站建设实现人才滚动培养,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水电建设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人才,不仅为乌江水电开发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水电建设人才储备和输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公司共向集团公司系统及行业内输送约100多名副处级以上水电建设及生产管理优秀人才。

    四、坚持水电开发与环保工作相结合,建设绿色水电,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坚持电站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念

    坚持“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致力创建水电开发“示范工程”、“绿色工程”、“民生工程”,追求企业与社会、自然友好共融的和谐环境。索风营、构皮滩水电站工程分别荣获“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和“全国生态环境监察示范单位”称号。

  (二)坚持科技环保理念

    坚持科技为环保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东风水电站高拱坝防裂开展的髙掺粉煤灰研究成果,加快了粉煤灰在水电工程的推广应用;构皮滩水电站开展的磷矿渣粉在水工混凝土的应用研究成果,奠定了行业技术规范出台的坚实基础,开启了磷矿渣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应用的新时代,树立了科技环保典范。

  (三)坚持环保管理理念创新,严格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作

    坚持依靠环保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和指导,把工程建设环保“三同时”从“后置型、被动型、补救型”变为“超前型、主动型、促进型”,提前组织建设各方开展工作,变工程被动环保为我要环保。同时,在管理机构、科学研究、资金投入等方面多管齐下,保证了工程环保“三同时”有效实行。工程卓有成效的植被恢复融入了“长江长防林”建设中,梯级电站和库区均被地方政府列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四)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工作

   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共建设40多个动物保护站及栖息地,保护猕猴、藏酋猴等陆生野生动物;广泛搜救移植水库淹没古大树及珍稀植物;建成索风营、思林水电站两座管理规范、设备技术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能力达到约70万尾,放流范围覆盖乌江干流贵州境内全河段。乌江鱼类增殖放流案例已被选为国资委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和社科院MBA教程;《乌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成果已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为进一步完善梯级电站运行期生态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对其他流域水电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助推贵州低碳科学发展

    2000年至2013年,公司水电总发电量为1527.26亿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为109.09亿千瓦时,今年预计达28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373.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7.72万吨。

    2005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索风营水电站视察时说:“索风营电站建设绿色环保搞得非常好,从工程开始就把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今后的电厂都应这样”。

    2007年,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项目组水能组院士考察乌江水电梯级开发后认为:乌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已经找到一条又快又好,与自然和谐、与生态环境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水电的路子。

    五、牢记使命,开创水电开发和电站移民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树立公司新形象

    电站库区移民安置是关系到乌江水电开发成败的关键,公司一贯将移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不断探索和创新移民安置举措,使水电开发与移民利益更好地结合,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共赢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移民工作管理机构及制度,以及公司主要领导主抓移民工作的工作机制。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移民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了专人专职负责移民工作。同时,公司常态化邀请贵州省移民管理部门介绍移民工作形势和移民思想动态,为公司移民工作的正确决策和开展奠定了基础。鉴于移民工作政策性强等特殊情况,公司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移民工作,定期讨论研究移民工作一直以来是公司办公会的主要议题,及时解决移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

    二是不断创新移民工作机制。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移民工作机制创新和实践,“大分散、小集中”、“移民长期补偿”、“城镇化移民”、“专业复建项目返包”、“以奖代补—度汛促搬迁”等移民工作机制在乌江流域移民工作中得到成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公司按照“政府管民生,业主管工程”的总体部署,优质高效推进了洪家渡、构皮滩、思林和沙沱水电站库区移民复建专项工程“返包”建设,为电站按计划下闸蓄水和构建和谐库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心系移民的工作思路,保证移民资金投入和移民安居乐业。2000年以来,乌江水电开发共搬迁移民约11万人,移民费用达116亿元,约占工程建设静态总投资的30%。经移民综合监理抽样调查,移民搬迁后住房及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同时大量移民资金注入改善了移民的水、电、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条件,带动了库区建材、运输、服务等行业,推动了库区经济迅速发展,保证移民稳定乐业。

    六、创新管理,促进梯级水电站群安全经济运营效益最大化

    公司牢固树立“以科技创新推动管理进步”理念,为发挥梯级联合调度效益实现流域优化调度,在2005年建成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梯级联合调度技术平台,成立了乌江梯级水电站远程集控中心,专门负责梯级水电站群的运行调度管理和优化调度工作。2009年,乌江集控中心获得南网总调认可,实现了全流域水情共享、发电计划共享的梯级集中联合优化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电站群的梯级综合效益。2005-2013年,乌江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节约水量总和约220亿立方米,折合成电量约56亿千瓦时,累计创造效益约14亿元。

    2013年,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水电站“远程集控、少人维护” 管理模式率先在公司试验实施,梯级水电站生产运行管控方式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洪家渡、索风营和东风水电站均已正式进入“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的管控方式,其余梯级水电站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乌江水电运营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公司正积极探索电力生产优化运营和水电机组状态检修的研究及实施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一步促进乌江水电的效益最大化。

   结语

    面向未来,公司以乌江水电开发成功完成为坚实基础,提出了“水火互济、电煤并举、气网同步、综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到2020年发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建成2个千万吨级“煤电一体化”基地和实现年产页岩气14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年总产值超过400亿元,把公司打造成为集水电、火电、煤炭、页岩气等产业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较强盈利能力的现代化大型能源企业,实现乌江事业的“二次腾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华电集团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05 16: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