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年(2010-2012年)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水利部、国家统计局于2013年3月26日对外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此次水利普查首次查清了我国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为完善治水方略、谋划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其中,本次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已建和在建的各类水利工程,不包括已报废的水利工程。普查对象包括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堤防工程、泵站工程、灌区、地下取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以及塘坝和窖池工程等。
本次普查的水库工程是指在河道、山谷或低洼地带修建挡水坝或堤堰形成的具有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功能的水利工程。本次对总库容1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水库工程,进行详细普查。
普查的水电站工程是指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将水能转换为电能而修建的工程建筑物和机械、电气设备以及金属结构的综合体。本次对装机容量500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工程进行详细普查;对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工程进行简单调查。
全国共普查1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水库98002座。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山东和云南七省,共占全国水库总数量的61.7%。

(表格来自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全国共普查水电站46758座。其中装机容量500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22190座,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福建、湖南和云南五省,共占全国500千瓦及以上水电站数量的56%。

(表格来自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更多详情参见《中国水利报》专题:http://www.chinawater.com.cn/ztgz/xwzt/2013slpc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