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坝工程前沿论坛于2012年4月20日至21日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大坝协会主办,由四川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由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大坝协会荣誉理事长陆佑楣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陈厚群院士、马洪琪院士、张超然院士、钟登华院士、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樊启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平、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宋胜武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李万红主任、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钮新强院长、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吴世勇副总经理、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付兴友总经理、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洪总经理、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申茂夏总经理、三峡大学李建林校长、武汉大学周创兵副校长、大连理工大学孔宪京副书记、华能四川水电有限公司王雄志副总经理、国电四川阿水电力开发有限公司陈建春总经理、四川大学校长助理许唯临教授、水电学院李嘉院长、陈建康书记等。
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贾金生主持,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和中国大坝协会荣誉理事长陆佑楣院士为大会致辞(致辞附后)。我国不少高坝工程位于高海拔、高寒、高地震裂度地区,地质地形条件非常复杂,技术难度非常突出,因此提高高坝工程的技术水平,强化高坝工程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从工程勘探、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行管理各个阶段进行全过程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是本次论坛的主题,目的在于及时总结,不断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高坝工程技术的发展。

主席台

大会场

陆佑楣院士致辞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致辞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主持大会开幕式
论坛邀请了29个国内有影响的院士和专家、学者代表作大会报告,内容涉及高坝工程的各个方面。高坝数字化建设、云计算等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为我国大坝建设走向新的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陈厚群院士、马洪琪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


张超然院士、钟登华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

陈祖煜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
主要报告如下:
1、陈厚群院士,混凝土高坝体系地震损伤破坏评价
2、马洪琪院士,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特性研究及填筑质量检测方法和实时监控关键技术
3、张超然院士,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特高拱坝设计和建设管理
4、陈祖煜院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云计算:几点思考
5、钟登华院士,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实时控制理论与实践
6、樊启祥副总经理,金沙江下游河段水力资源开发进程及项目管理实践
7、周建平副总经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原因及其处理对策
8、钮新强院长,高拱坝若干关键技术
9、贾金生主席,高压水劈裂模拟方法与特高重力坝设计准则探讨
10、 许唯临教授,高坝工程掺气减蚀技术研究
11、 宋胜武副院长,锦屏一级305m拱坝坝基及抗力体加固设计
12、 李万红主任,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资助情况和立项动态
13、 陈生水副院长,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标准初探
14、 顾冲时教授,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15、 付兴友总经理,大渡河流域三座高坝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与管理对策
16、 周创兵副校长,水电工程渗流多元控制理论与应用
17、 王仁坤总工,溪洛渡拱坝河床坝基处理与底部结构设计
18、 孔宪京副书记,高面板堆石坝震害数值模拟
19、 吴世勇副总经理,锦屏一级大坝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实施进展
20、 李建林书记,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坝体与边坡相互作用研究
21、 徐建军主任,白鹤滩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特点
22、 邓良胜,从紫坪铺大坝震损变形特征谈如何提高面板坝抗震能力
23、 杨强教授,高拱坝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其试验验证
24、 周钟副总工,锦屏高拱坝复杂地基加固处理及整体安全性分析
25、 常晓林教授,堆石体细观变形机理及力学特性
26、 李嘉院长,高坝大库关键生态环境问题
27、 张国新,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的几个问题探讨
28、 钟谷良副总工,官地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29、 张林教授,高拱坝与地基整体稳定破坏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本次会议安排了专题讨论,并将形成讨论总结,有关内容将于近期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