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9月28日至29日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大坝协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水利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联合主办,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专家、学者云集于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共同探讨大坝建设和运行管理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总结成就。会上还颁发了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这次研讨会是中日韩大坝学术研讨会和大坝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系列会议的延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奥地利、巴西、瑞士等30多个国家大坝委员会的积极响应。参会的国外来宾110多位,国内代表250多位,有120多位国内外专家提交了工程经验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10多家单位参加了技术展览。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水利部副部长、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矫勇,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日本大坝委员会主席Tadahiko Sakamoto、韩国大坝委员会主席Kuen-Ho Kim为大会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主持。美国大坝协会主席Michael Rogers、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局长殷保合、水利部国科司副司长刘志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楚生、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廖义伟、总工薛松贵、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建武、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总经济师曹应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曙光、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尼日利亚大坝会主席Imo Ekpo、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越南大坝委员会主席Hong Giang Pham、国际大坝委员会抗震专委会主席Martin Wieland、奥地利大坝委员会主席Gerald Zenz、伊拉克大坝委员会主席Faisal Amin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大会。

大会主席台

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致辞

水利部副部长、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矫勇致辞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致辞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致辞

日本大坝委员会主席Tadahiko Sakamoto致辞

韩国大坝委员会主席Kuen-Ho Kim致辞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主持开幕式
为了总结混凝土坝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国际坝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在国际有关专家的支持下,中国大坝协会和美国大坝协会共同倡议评选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这一倡议得到了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和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Berga、Lombardi、Viotti、Varma、Pircher先生的支持,得到了有关国家大坝委员会的积极响应。经过推荐、初评、复评等程序,美国的胡佛、中国的三峡、瑞士的大狄克逊、巴西与巴拉圭的伊泰普、中国的二滩获得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大会开幕式上,汪恕诚理事长、矫勇副部长、刘满仓副省长等嘉宾为获奖工程代表颁发了奖状和奖牌,奖状和奖牌由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和美国大坝协会主席Michael Rogers先生共同签发。

胡佛工程代表领奖

三峡工程代表领奖

大狄克逊工程代表领奖

伊泰普工程代表领奖

二滩工程代表领奖
在28日的大会上,应邀作主旨报告的有: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强化大坝工程管理、着力水库功能提升
日本大坝委员会副主席Tatsuo Hamaguchi:日本大坝最新议题
韩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Hae-Jin Yang:韩国水利工程新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楚生:水坝设计和风险分析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曙光:三峡枢纽运行实践
美国大坝协会主席Michael Rogers:现代技术应用 - 碾压混凝土加高混凝 土重力坝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贾金生:胶凝砂砾石筑坝技术研究及国内外应用
奥地利大坝委员会主席Gerald Zenz:拱坝的设计、安全评价与修补
中国大坝协会副秘书长徐泽平:心墙堆石坝水力劈裂问题研究
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Hong Giang Pham:越南中部沿海地区的土石坝土体改善 - 以Ta_Trach大坝为例
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教授E. Bauer:堆石材料压力、密度和流变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
澳大利亚博莱克威奇咨询公司技术总监温志辉:风险评估方法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坝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堤坝防护高聚物注浆技术的发展。
29日的会议还举行了其他三个分会,56名专家分别在各分会做报告,研讨的议题涉及:大坝设计与分析方法,环境友好的筑坝技术,大坝长期运行与维护,大坝修补加固与更新改造,大坝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水库运行管理。
为促进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其它国际组织签发的《促进非洲大坝与水电可持续发展》宣言,29日召开了“水库大坝与水电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这是继2010年5月在越南河内、2010年10月在葡萄牙里斯本、2011年11月在北京之后,召开的第四次旨在促进非洲水库大坝建设和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非洲代表有来自尼日利亚、乌干达、津巴布韦、摩洛哥、安哥拉等十几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与专家,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国大坝协会等单位以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领导和专家50多人参加了讨论。会议就非洲水库大坝建设和水电开发现状及未来合作意向和前景进行了发言和讨论。通过研讨,增进了各方的了解、促进了交流和沟通,对未来与非洲国家共享水利水电开发的经验和成果,加强水利水电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研讨会后,100多位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工程技术考察,9月30日参观了黄河大堤、“模型黄河”试验基地、黄河防汛抗旱会商中心、堤坝高聚物防渗技术施工现场等,10月1日至3日参观了三峡、小浪底、水布垭、隔河岩、南水北调穿黄等工程。
本次会议得到了日本大坝委员会、韩国大坝委员会、美国大坝协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葛洲坝电力投资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优特基础工程维修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恒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郑州大学、三峡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大坝专委会、地质及工程灾害(Georisk)杂志等20多家单位的支持。
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国际坝工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世界范围内大坝建设和运行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