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08-12-03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专题论坛”于2008年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召开。这次论坛是《绿色能源论坛》系列之四,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联合主办。应主办方邀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水利部、中国地震局、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科院、中国大坝委员会、互联网科普联盟、中国地震学会、河海大学9家单位的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科学时报、人民政协报、电力报、三峡工程报、水利报、财经界、水利水电工程报、财经杂志、产经新闻、中国网、节能环保网、同方股份、北京科技传播与科学普及研究中心等17家新闻媒体工作者40余人参加了专题论坛。

中国大坝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金生主持了本次会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史立山副司长和国家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在论坛上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水科院抗震中心、国际大坝委员会抗震专委会副主席陈厚群院士作了题为“汶川大地震和大坝抗震安全”的报告,中国水科院朱伯芳院士作了题为“混凝土坝耐强烈地震而不垮的机理”的报告,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章建跃副院长作了题为“汶川大地震对震区水电建设的影响分析”的报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副所长作了题为“关于西南水电开发地震安全问题的讨论”的报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周本刚研究员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对强震区大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启示”的报告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张博庭副秘书长作了题为“从汶川地震看我国西南水电开发”的报告。专家们在报告中科学地分析了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的关系,介绍了大坝的抗震性能,论证了汶川大地震不是由水电站触发的,并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获得大家一致肯定。



召开此次论坛是为了总结我国西南水电抗震的经验,并探讨地震与大坝安全问题。专家们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证明了在汶川大地震影响区域内,水电站的抗震能力是最强的。这些水电站不但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而且还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许多水电站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以满足抗震救灾的需求。紫坪铺水利工程的水库库区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工作初期,为震中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唯一一条通道,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救灾设备和人员,解救了大量的受灾群众。这也证明了我国水电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是好的,在我国西南地区开发水电资源和进行水电建设是可行的。


会议现场


专家们同时又客观认真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这次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和需要总结的经验。例如在这次大地震中暴露出来的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讯受阻问题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对策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例如建立区域性地震监测台网,加大科研的投入和力度,修改和完善我国抗震方面的规范等等。

这次专题论坛正面地宣传了汶川地震与水电建设的关系,加深了媒体对水电建设的了解,对端正社会上对水电建设的部分错误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