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划时代的奇迹——写在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
发布时间: 2006-05-2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访问次数: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题:划时代的奇迹——写在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际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齐中熙

  时间是2006年5月20日14时;地点在中国长江西陵峡三斗坪。一个跨越时代的水利奇迹,此时此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毕,一座举世无双、横锁长江的三峡大坝在这里全线建成,长江三峡为之巨变。

  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

  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无数奇迹曾在长江诞生。

  三峡工程设想从开始提出,到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前后历时近百年。

  “三峡水力之富,甲于全世界。”“四川平原之水,以宜昌峡为惟一出路。”缘于长江三峡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天然地形,早在20世纪初,中国就萌生了建设长江三峡工程的设想。

  民族伟人孙中山先生,早在1919年制定的《建国方略》提出:“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设想。

  不仅是国人,美国知名水坝专家萨凡奇也曾对三峡工程情有独钟。20世纪40年代,他数次到三峡考察认为:“长江三峡的自然条件,中国是惟一的,在世界上也不会有第二个。”但那时战火纷乱、国力羸弱,修建三峡工程,终究还只归于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纳入国家战略。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讨论长江防洪时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集中在三峡卡住它呢?1956年6月,毛泽东畅游长江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雄奇诗篇,传递出截江驯水的壮志豪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建设三峡工程日渐可行。但因工程关系重大,涉及巨额投资、环境保护、水利安全、移民安置等诸多问题,三峡工程一直在进行周密论证。

  1986年至1988年,国务院重新组织400多位专家进行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大多数专家认为,建设三峡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1992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经过两年前期准备,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经过无数建设者的奋战,前后历时10多个春秋,三峡工程的最核心建筑物——三峡大坝如今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一个较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在三峡工地的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年近八十的潘家铮心情十分激动。

  三峡大坝彰显“中国奇迹”

  世纪三峡梦,今日始辉煌。长达2309米、海拔高程185米,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如同巨臂,紧紧锁揽住奔腾不息的长江水。

  “非常惊叹中国人能建成这样的宏大工程。”一位意大利安莎社记者在三峡大坝采访现场说:“三峡大坝,如同长城和天坛一样,是外国人到中国必须要看的地方。”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是地球上屈指可数的“世界名坝”。

  三峡大坝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五级船闸加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的建成,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三峡动态移民最终将超过120万人,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百万民众成功大移民,改写了世界工程的移民史。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日前第15次到三峡工地现场检查时认为,三峡三期工程施工质量完全处于受控状态,左岸机组安装和地下厂房开挖质量很好,右岸大坝没有裂缝创造了世界奇迹。

  三峡大坝梦想的实现,充分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工程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早在新中国三峡工程论证之时,按当时物价估算三峡工程静态投资要高达300多亿元,以1978年为例,中国GDP仅为3624.1亿元。三峡工程投资与GDP之比是1:10。当时,有不少人担心中国国力能否支撑起这一巨额投资。

  不过,日益富强的中国很快打消了这一疑问。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挣脱束缚,1986年中国GDP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2002年GDP又一举迈过10万亿元大关。2005年,中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现在的一周生产总值,就能抵得上1978年的全年总额。按照规划,整个三峡工程总投资将控制在1800亿元左右,三峡工程总投资与GDP之比仅为1:100。

  值得注意的是,三峡工程并不完全依赖国家直接投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自开工起就确立了多种妥善筹资手段,三峡发电机组也已在数年前就开始发电创造效益。

  大音稀声,丰碑无言。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的象征,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峡工程惠及亿万百姓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的世纪之梦。由长江河网编织成的长江流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流域人口达4亿之众。

  早在20世纪初提出三峡水库设想时,就有这一工程“范围之广,利益之宏,无与伦比”的说法。三峡大坝今天的建成,为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三峡工程步入收获季节,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长江洪灾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三峡大坝的全线建成,意味着三峡工程开始全面发挥防洪能力。蓄水至175米后,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将达到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可蓄洪水量。三峡工程建成,将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能有效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发电效益可观,是缓解中国能源瓶颈的一枚重要棋子。目前,三峡大坝左岸14台机组已于2005年9月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量超过1100亿度。三峡右岸电站安装的12台机组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