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中国高度关注三峡工程泥沙问题
发布时间: 2006-05-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访问次数: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电(记者杨希伟 章利新 房宁)蓄水通航发电近三年的三峡工程已开始面临泥沙问题的严峻考验,尽管水文部门的最新统计披露,三峡工程蓄水以来水库排沙比达到40%,超出工程设计预计值一成,但一次建成的三峡工程仍将稳健地实施分期蓄水。长江防汛总指挥部王威博士表示,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后,三峡大坝何时再蓄水至175米的最终水位,将遵循泥沙运动规律,根据泥沙冲淤监测情况来决定。水库泥沙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随着三峡大坝20全线建成,大坝具备挡水能力,长江挟带的上游泥沙将被大坝拦截。随之而来的担忧是泥沙淤积会不会使工程运行受影响?上游的重庆等地港口会不会淤废?下游冲刷将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关系到三峡工程命运及长江安澜。著名水利专家、长江水文局副局长王俊教授介绍说,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已成为中国多年来投入力量和资金最大的科学研究项目之一。已经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表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蓄清排浑”的方式得到基本解决。“蓄清排浑”就是利用三峡水库巨大的入库水量,通过大坝设有的23个低高程、大尺寸的泄洪深孔,在每年汛期水库水位维持在145米时,将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库外,实现“排浑”;汛末,来水中含沙量降低,水库蓄水至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实现“蓄清”。

  负责三峡工程设计总成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采用这一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入库来水中的绝大部分泥沙可排出库外,保证水库的长期有效运用;再在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可以确保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郑守仁说,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淤积对库尾的重庆等地的航道和港口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优化水库调度、航道整治和港口改造加以防范。清水下泄冲刷中下游河道的问题,将采取河道整治等措施予以解决。专家们强调说,尽管水电界普遍认为这一设计可基本解决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但科学研究成果得接受大自然的检验,泥沙问题又十分复杂,不少问题在实际运行以前难以得出准确定量的分析。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力图通过建立健全监测科研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兴建上游干支流水库予以标本兼治,以确保三峡工程长治久安。多年的努力使长江泥沙含量呈全线下降之势,长江水文局的最新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三峡入库泥沙量每年为2亿多吨,比多年平均值减少约五成。(完)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