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三峡工程 自主创新的标杆
发布时间: 2006-05-1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访问次数: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17日电 题:三峡工程:自主创新的标杆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李永文、田刚、吴晓东

  6年时间跨越30年技术差距!

  在一无装机经验,二无技术,三无制造能力的情况下,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水轮发电机组!

  国内制造企业成功实现从三峡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飞跃,不仅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毫不逊色!

  这是“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的成绩单,是实践者探索出的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杆。

  国家主导奠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

  “三峡模式”的成功实践说明,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过程中,国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牢牢掌握引进主导权,能够有效推进引进消化再创新。

  “成功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是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三峡工程的两个世界之最--“难度最大、订单最大”,为我国运用工程筹码,博取外国公司先进技术创造了可能。

  三峡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特别是因防洪和排沙的需要,电站运行水头变幅巨大,既要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又要求较高效率,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难度超过世界上已有的任何大型机组,对国际上所有著名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厂商都具挑战。

  同时,总金额为7.4亿美元的三峡左岸14台水轮发电机组的一次性采购合同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采购项目,在全球水电行业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对跨国公司无疑很有吸引力:介入三峡电站建设,既能抢占新世纪巨型机组技术制高点,又能获取巨大商业利益。

  国务院为此审时度势地提出,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机组面向国际市场招标采购,通过国际招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制造企业水平。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中国三峡总公司成功引导外国制造厂商答应并承诺“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14台机组中的最后2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此外,还要求外方连同设计软件一并转让给中国企业。为督促其履行承诺,总公司将国内制造企业满意度作为支付技术转让费的前提条件,确保外方转让出所有核心技术。

  为保证技术转让与自主创新战略成功,国家专门建立了组织和政策保障: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作为工程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历届总理、副总理亲自担任主任和副主任,各部委主要负责人是成员。枢纽、输变电工程建设分别由三峡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作为项目法人承担实施。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蒲海清说,这个权责明确的新型工程建设管理组织体系既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又理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国家从每度电费中抽出4厘钱,加上贷款、发行债券、出口信贷等各项支持,涓涓细流最后汇聚成近2000亿元的三峡建设基金,保证了技术引进费用充足,国内骨干企业也得以投入足够经费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为消化引进技术开展再创新夯实了基础。

  竞争逼出创新“内生动力”

  李永安告诉记者,三峡工程的技术引进,每一项都尽可能在国内找两家以上承接单位,以避免形成国内垄断,通过竞争逼出了国内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

  在确定国内技术受让和分包制造企业时,三峡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外方选择权,让其在备选企业中自由选择比较优秀的进行合作,同时在一些设备的技术转让中,规定外方要向中方两家企业转让技术,形成企业研发相互竞争的局面。

  国内企业为争取成为技术承接方,尽早消化吸收外方先进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增强了紧迫感,开始从过去被动等待国家计划到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简称东电)所属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说,为按期生产出高质量的三峡机组,公司投资数亿元进行了10多年所没有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核心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年产2套-3套三峡机组的生产能力。通过三峡左岸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东电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和专业带头人,为研制三峡右岸机组及其他巨型机组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不甘落后,所属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陶星明告诉记者,哈电将攻克三峡发电机组技术难题当作锻炼培养企业研发能力的难得机遇。针对三峡工程中大负荷水电机组推力轴承设计制造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国内外均无成熟设计制造经验的情况,哈电集合研发力量进行了一次技术革命,首次将弹性金属塑料瓦应用在水电机组推力轴承上,成功改造了几十个电站数百台机组的推力轴承。

  在三峡左岸电站建设中,国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提高,快速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再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制造的最后两台机组成功安装并提前投产发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国产化率最高达到了85%。哈电、东电自主开发出综合水力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峡右岸转轮,各自赢得自主研制三峡右岸4台机组的合同,顺利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如今,围绕三峡产业链,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已成整体崛起之势。大型水轮机制造领域东电、哈电南北齐头并进;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先后完成了三峡水轮机所用大型毛坯件的研制;太原重工集团自行研制了1200吨桥式起重机。

  群策群力凝聚创新合力

  “如果前期没有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一定程度的原始创新,国内企业在三峡工程建设中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消化再创新。”哈电副总经理苗立杰比喻说,就像让小学生听大学教授讲课,天天学也难以领会掌握。从三峡工程实践看,以重大工程吸引技术转移并带动自主创新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