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三峡蓄水以来库坝区生态总体良好
发布时间: 2006-05-1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访问次数:


  新华网宜昌514日电 参与三峡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的专家日前说,蓄水以来三峡库坝区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长江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达到并维持了应有的饮用水标准。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代表局高级工程师谢修发称,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运行后,对流域水质、泥沙、地质灾害等采取了一系列监控措施,加上国家近年在库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岸坡绿化带工程及危岩与滑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等,三峡坝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与环境总体良好。

  从流域水质看,目前三峡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仍以三类水质为主,与蓄水前水平相当。为了保证未来的三峡库区是一库清水,多项三峡水环境保护项目正在推进当中。按照统一规划,2001年到2010年政府将投入近400亿元巨资治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届时,分阶段建设成的150多座污水处理厂、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厂,将使三峡库区的污水及垃圾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从气候变化上看,蓄水使三峡库区对周边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库区范围内的天气气候特征。监测显示蓄水后库区周边平均气温增加了0.2度,其中冬季气温平均增加0.3度到1度,夏天气温平均下降0.9到1.2度。 在地质环境上,三峡工程不会引发大的地震灾害。谢修发分析,三峡坝区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远离地震活跃的板块边缘。目前库区大于2级的地震极少,测到的最大地震规模为2.5级,对三峡枢纽及库区人们生活无危害性影响。

  此外,对受到三峡工程影响的水生生物、陆生植物物种,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也采取了妥善的保护措施。经过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的人工繁殖栽培和植物园内迁地保育均已获得成功。(完)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