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潘家铮、陆佑楣:理性对待中国水电三大问题
发布时间: 2004-10-29 来源: 科学时报 作者: 访问次数:
水库淤积了怎么办?如何解决库区淹没与移民问题?如何看待水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潘家铮院士、陆佑楣院士在10月27日举行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指出——

水库淤积并不总等于水库死亡

我国许多河流输沙量较多,在自然条件下,冲淤平衡。建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泥沙必然要沉积在库里,因此很多人认为水库寿命有限,迟早会淤满“死亡”,后果极坏,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三门峡水库。

对此潘家铮院士认为,在多沙河流上建坝,运行初期总是入库泥沙多于下泄泥沙,水库逐渐淤积,从库尾开始,逐步向坝推进。经过若干年后,达到冲淤平衡,水库就不再淤积。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河流的输沙量、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我国经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许多水库可采取“蓄清排浑”的科学运行调度方式,即在汛期流量和沙量较大时,利用低高程的排沙泄洪孔洞尽量泄洪排沙,到枯水期再把清水蓄起来,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水库淤积量,像三峡水库要运行百年后才能达到冲淤平衡。

科学的运行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水库淤积量,更重要的是在达到冲淤平衡后水库仍能保持一定的有效库容。如三峡水库在冲淤平衡后仍有80%~90%的有效库容能长期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水库的“寿命”是永久的。

潘家铮说,当然,如果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不利,那么淤积期可能较短,能保留的有效库容可能不多,水库的调节作用将削弱甚至丧失,但抬高水位的功能仍在。上游库底已淤高,在靠近大坝处出现一个大漏斗,仿佛自然河道中有一个集中落差。此时水流方式变成径流式,仍可运行,如上游尚有调节水库,其功效并无大减。黄河上的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目前仍在正常发挥发电、灌溉和供水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对于水库淤积的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水库淤积并不总等于水库死亡。

淹没与移民问题

开发水电需付出淹地和移民的代价,这是许多人反对修水电的主要理由之一。潘家铮院士指出,土地当然是可贵的,尤其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更加宝贵。但许多水电工程在淹地的同时可以开垦出新的耕地,不仅使下游荒滩变成了良田,而且还可使大量低产粮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随着人口的激增,人与水争地愈演愈剧,如湖北本为千湖之省,现在其湖的数量却所剩无几,连洞庭湖都萎缩得厉害,所以国家才要平垸、返田、还湖,那么不妨把建库视作另一种形式的还湖,是人对水的一些退让,水库的调节性能可远胜于湖泊或蓄洪区。因此,要从战略目光分析这个问题,不要简单地扣上“不可逆转的损失”而了事。当然,这绝不是说可以不重视淹地问题,应该尽一切努力减少淹地数量,可防护的尽量防护,争取以最少的土地代价取得最多的能源。今后主要水电资源在西南山区,与取得的巨大能源相比,单位淹地量还是较少的。

潘家铮认为,与淹地伴生且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移民,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但只要真正认真负责做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像二滩、水口等水利工程,其移民工作就得到一向以严格而著称的世界银行的肯定。今后我国主要水电站大都位于西南峡谷中,移民量相对较少,当地经济落后,人民贫困,正要借水电开发改变面貌。

陆佑楣院士说,做好水库移民搬迁是水电项目成败的关键。早期建设的一些水电站没有足够的补偿,简易的搬迁造成了大量的遗留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加强了水库移民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把移民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移民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长江三峡工程,移民总量达113万人口,除了补偿足够的迁建资金以外,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对口支援和部分外迁移民,到2004年6月已完成约90万居民的搬迁工作,其中外迁到平原地区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有16.5万人。三峡工程的成功移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全面客观评价水电的环境影响

一段时间内,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潘家铮院士承认,开发水电对环境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过去对负面影响重视不够,解决不力。但如果客观地看问题,就应该既看到建坝和开发水电的正面贡献,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巨大贡献,也看到其负面影响。对于后者,具体工程各不相同,除了淹地、移民和淤积问题外,还有对生态环境的一些具体影响,如对鱼类、景观、文物、珍稀物种、卫生、地质灾害、局地气候等等,其中有些可以通过工程的科学设计加以减免,有些可以补偿,有些可以拆迁保护,有的影响极为微弱或十分遥远,因此应先得到一个公正的结论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

陆佑楣院士说,兴建水库必然改变河流的原始状态,淹没区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水体流速减缓是否导致河流水质变质、水生动物生活习性的改变是否导致鱼类的增多或减少乃至灭绝,以及河流的泥沙运动规律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的,在开工前要充分做好生态和环境的评估。水电站利用水势能发电,替代了矿物燃料的开采燃烧,减少了环境污染,从总体上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陆佑楣认为应科学地评估每一个水电站的利弊得失。淹没了土地、改变了状态的河流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都要有科学的数据分析,不能仅凭概念来判断。必须客观地分析其利弊得失,关键在于如何兴利避害,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潘家铮认为,2004年9月,随着黄河公伯峡水电站首台30万千瓦机组的投产,中国水电总容量突破了一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在国家“大力发展水电”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力发展政策指导下,当前我国水电开发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已有10台机组发电,目前,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等十二个大水电基地正在全面开发建设。预期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水电容量将达到1.5亿和2.5亿千瓦,出现第二、第三个里程碑。届时,中国将建成无数称冠世界的高坝、长隧洞、巨型电厂和制造出技术领先的机电设备,并解决好泥沙、环保等各种问题,中国的水电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制造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中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