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郑庆东 媒体名称:《经济日报》 发稿时间:2004年9月8日
全国3万座水库带病运行,病险水库数量已逼近40% 六年来中央已累计投资158亿元,但地方配套资金普遍不到位 中央与地方签订责任书,除险加固需明确责任 今年的汛期已近尾声,虽然很多人感觉今年没有出现类似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也没有造成太大的洪涝损失,但记者从水利部门听到的消息还是令人提心吊胆,目前全国8.5万多座水库中,带病运行和可能垮坝的水库数量竟高达近40%。而且汛期中也不断地听到各地有关水库出现险情的消息,在今年的14号台风"云娜"的袭击下,仅浙江的一座带病运行的小型水库--行禅水库出现险情,就动用了数百人进行临时抢护,还紧急转移了1000多人,虽然水库保住了,但人力、物力投入花费不菲。 隐患:3万座水库带病运行 建国50多年来,板桥水库等几次大型水库垮坝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惨重损失的教训,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据水利部副部长陈雷透露,我国现有水库大多建于50年代"大跃进"时期,普遍存在建设标准偏低、管理体制不顺、维修养护经费短缺、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据水利部统计,全国8.5万多座水库中,病险水库数量接近40%。大量病险水库的存在,不但影响水库效益充分发挥,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领域对水库的依赖愈显突出。水库大坝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历来为我国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所重视。1998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已经使1000多座水库解除了险情,但还有近3万座水库在带病运行。这些病险水库就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除险加固,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水利专家强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无论在汛期还是非汛期,一天也不能耽误,因为目前的水库安全系数实在不高。 成因:地方配套资金普遍不到位 由于历史原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前些年曾经跌入低谷状态,投入严重不足,各种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大量资金都用于事后抢险和救灾,有专家形象地将此种现象比喻为"有钱买棺材,没钱买药吃"。 1998年大洪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高度重视,并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列入"十五"计划。据陈雷介绍,虽然根据我国现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但由于全国病险水库数量多,除险加固投资规模大、任务重,考虑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完全由地方承担除险加固任务困难不少,势必会严重影响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因此,"十五"期间,中央利用国债资金加大了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补助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据统计,6年以来,中央已累计投资158亿元,用于补助地方的1200多座各类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虽然中央资金的支持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但据水利部建设管理司司长周学文透露,当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地方配套资金普遍不到位。据各地上报的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累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只有44亿元,仅占应配套资金的31%。在中央补助资金全部到位的情况下,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许多项目不能按照初步设计全部完成除险加固任务,无法及时进行竣工验收。 关键:除险加固需明确责任 为保证中央补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任务圆满完成,水利部制定了责任书,在责任制落实、建设管理、计划及资金管理、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对双方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责任书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各项任务更加明确,有关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9月7日,水利部在北京与内蒙古、江西和广西三省区签署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补助项目责任书,这同时也意味着,开始于今年7月的水利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责任书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正式生效。 陈雷副部长在签署仪式上强调,水利部与各地签订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补助项目责任书,将有关责任向社会公布,就是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的监督,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补助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督促各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中切实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