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待解
文/金亚勤
12月31日,西藏昌都果多水电站首台机组将按计划正式投产发电。这是继藏木之后,西藏第二大水电项目。
2014年以来,西藏水电建设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藏木水电站的投产,更是实现了西藏电力史上由10万千瓦级到50万千瓦级的重大飞跃,西藏从此迈入“大水电”时代,为服务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实现藏电外送注入了新的动力。
尽管西藏水电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西藏丰富的水能资源相比,已开发的仍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开发程度较低
公开数据显示,西藏年均水资源量44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4亿千瓦,分别占全国的29%和24.5%左右,均居全国首位,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
“西藏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水资源,而西藏30%的水资源又都集中在昌都地区,约有4万千瓦。目前只开发了不到100万千瓦,所以西藏地区水电开发程度普遍比较低。”华能果多水电工程筹建处主任段川介绍。
西藏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上,其中又以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最大。除雅鲁藏布江外,西藏境内水电可开发规模为金沙江900万千瓦、澜沧江800万千瓦、怒江1500万千瓦。据悉,昌都境内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6%。目前,昌都规划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干支流上建设总装机容量3585万千万的49座梯级电站。
据了解,果多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市境内扎曲河上,总装机容量16.5万千瓦。
“虽然跟四川、云南一些大水电项目相比装机很小,但是对西藏当地来说,作用和意义都是巨大的。”段川表示,“昌都一直以来都属于严重缺电少电的地区,全市电力未覆盖人口达27.5万,人民生活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必须依靠川藏联网从四川输送电量。电站投产后将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剩余电量还能外送并入四川电网。”
该工程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四台发电机组将于2016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年发电量将达8.319亿千瓦时,将彻底解决当地用电问题。
随着西藏重点水电项目的相继投产,藏电外送也拉开了序幕。2015年6月1日,藏中电网逐步进入丰水季节后,通过青藏直流联网工程,西藏电力成功实现外送青海,标志着西藏清洁能源开始参与西北地区电力供应的区域平衡和全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国网西藏电力公司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水电累计外送电量3.3亿千瓦时,外送最大电力30万千瓦,相当于减少受电地区煤炭消耗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预计到“十三五”末,丰水期西藏电网外送西北电网电力将达到120万千瓦,年外送电量可达34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38.98万吨,将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