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三峡水电惠及九省二市
发布时间: 2014-08-28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千百年来白白流走的水能,通过三峡工程32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截至2014年上半年,三峡电厂已累计向上海输送电量1046.5亿千瓦时,这与上海市一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相当。
  如同一颗强劲的能源“大心脏”,自2003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三峡电站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惠及湖北、河南、江苏、广东、重庆等九省二市。到2013年7月24日,三峡电站已累计发电7562亿千瓦时。若每千瓦时电对GDP的贡献按照8元来计算,已创造了超过6万亿元的财富。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原煤5000万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200多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并减少火电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缓解各地电荒、点亮了万家灯火的同时,也兴旺了百业千城。

  稳定供电,助缺电地区缓解“电荒”
  7月24日晚,上海的南京路上霓虹闪烁,夜色中的外滩流光溢彩,与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交相辉映,申城的夜景亮丽动人。
  曾经,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也为缺电困扰。新世纪初期,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2003年,该市电力缺口超过百万千瓦时,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
  也就是在这一年,三峡电厂机组开始投产发电,三常(三峡—常州)直流输电工程跨越千山万水将三峡水电送抵上海。“三峡电就像三伏天里的及时雨,缓解了上海电力的燃眉之急。”电力专家如是说。
  根据三峡电力消纳方案,三峡工程每年为华东、上海输送720万千瓦电力,这些电通过宜华、林枫等500千伏直流通道送到沪上。截至2014年上半年,三峡电厂已累计向上海输送电量1046.5亿千瓦时,这与上海市一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相当。
  2013年,上海面临有气象记录的140年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电网最高负荷连创新高。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调度下,有1100万千瓦的外来电输入上海,其中三峡来电就有371万千瓦,保证了用电高峰时段城市运行、企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平稳有序。三峡来电作为上海区外来电的主要部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地区的“电荒”,为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
  受益的还不仅是上海。2004年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三广(三峡—广东惠州)直流输电工程又及时地把300万千瓦的三峡电力送往广东。
  就这样,通过输电半径覆盖上千千米的三峡输变电工程,源源不断的三峡电,就像奔腾不息的江水,流入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惠及湖北、河南、江苏、广东、重庆等九省二市。三峡工程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日夜输送着能量,大大缓解了这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科学调度,将滔滔洪水转换成绿色能源
  7月23日,正值长江主汛期。上午10点,记者在三峡坝顶看到,大坝上下游的江水都在安然静谧地流淌。左岸电站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显示,32台机组均运转正常。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三峡工程通过32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将千百年来白白流走的水能转换成了巨大的电能。2013年,三峡电站发电量为828.3亿千瓦时,约占同期全国水电发电量的9.3%,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55%。
  三峡工程的首要作用是防洪。但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三峡水库的洪水特性和优化水库调度方案,根据中下游防洪和航运的实际需求,借助准确的预报预测技术,科学地拦蓄中小洪水,实现洪水资源有效利用。让洪水不仅驯服听话,而且能为人类创造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峡水库已通过采取汛限水位浮动、中小洪水滞洪调度、提前蓄水等优化调度措施,使包括发电在内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据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波介绍,三峡电站自2003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截至2013年7月24日,已累计发电7562亿千瓦时。若每千瓦时电对GDP的贡献按照8元来计算,已创造了超过6万亿元的财富。
  水电是对水能的充分利用,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的同时,还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据介绍,三峡的丰水期刚好和上海、广东等地用电高峰期相吻合。如果没有三峡为这些地区提供清洁电力,这些地区还需要建设多个火电厂,不但占地面积更大,还要设有灰场,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减排压力。
  数据显示,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替代燃烧原煤50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200多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并减少火电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
  跨区输电,为全国电网互联打下良好基础
  7月24日上午,位于湖北荆州境内的江陵换流站里,值班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江陵换流站是三广直流工程的北端起始站,输往广东的三峡电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它的外送旅程。
  三峡电厂负责发电,将电力外送则要依托三峡输变电工程。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将三峡电厂比作一颗强劲的能源“大心脏”,始发于三峡周边150公里范围内的4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则是承担三峡清洁水能送出的“主动脉”。
  2011年,三峡电力外送收官工程团林换流站正式投入运行。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成,形成了覆盖长江经济带华东、华中和广东电网的三峡输电系统。这一系统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特大型电力系统之一,并为实现全国联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经济师陈立斌说,发展大电网、实现电力系统互联,是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总趋势。三峡电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能比一般水电站好,而且由于其地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
  三峡工程在构筑能源动脉,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西电东送”输电规划,建设北、中、南三大输电通道。其中,中通道西起四川,横跨三峡,东至上海。随着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三常、三广等一系列输电工程相继投产,西电东送中通道初具规模。三峡电力、四川水电不断输往华东、广东,我国西部清洁水电在东部能源缺乏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资源在区域电网间得到了优化配置。
  跨区域电网互联,促进了联网效益的发挥。随着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全国联网格局日渐形成,其安全效益和规模效益等也日益显现。陈立斌介绍,华北、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南北互联,各电网均可以从其他互联电网获取事故备用和负荷备用容量,提高自身运行的可靠性。随着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大,电网动态调节性能得到了改善,抵御事故冲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电从三峡来。远道而来的三峡电点亮了万家灯火,兴旺了百业千城。(朱隽/文)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