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 2013-11-14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云南本地学者力推怒江水电开发

    11月1日-3日,中国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在昆明举行。3日,云南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建新力推怒江水电开发,改变目前怒江流域贫穷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的现状。

    怒江是全国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总人口49万,下辖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张建新表示,怒江流域的现状与开发前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都是贫穷落后、生态环境恶劣。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怒江地区生存条件的恶劣超出了一般人想像,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州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有12.7万贫困群众需要通过易地安置搬出不宜生存地区。张建新表示,该州98%以上的土地为高山峡谷,少数民族比重达92.2%,至今还保留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等原始生产方式。

    张建新表示,怒江干流至今未建任何水电站,但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十分严峻。怒江河谷两岸由于大量砍伐森林、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落后生产方式导致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和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及旱灾也日趋频繁。

    根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对中国发电行业按全生命周期法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成本进行详尽分析后的结果表明,水力发电全生命周期法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为20.0~25.0克CO2e/kwh ,单位减排成本为-104.3~-104.8 元/tCO2e 。怒江梯级水电开发后的全生命周期内(暂按40年计)总减排量约达36亿吨当量二氧化碳,可获得减排收益约3614亿元!

    怒江峡谷地区地理位置封闭,自然环境恶劣,能源短缺,当地群众主要以木柴烧火做饭,林木资源长年累月不断损失。张建新表示,水电开发的优势在于怒江梯级电站建成以后可以实现以电代柴,据估算每年可以节约50万立方米用柴,年减少林木资源损失4亿元左右,50年可以减少林木资源损失约220亿元。

    在张建新看来,怒江梯级水电开发后,可有效调节怒江丰枯季流量及水位,对沿江城镇防洪发挥较大作用,产生一定的防洪效益;在保山及以下的干热河谷丘陵地区,配套适当水利泵站灌渠设施后,相应梯级水库可以发挥较大的灌溉效益。

    怒江梯级水电开发后,各梯级电站坝区和库区周边将根据规划要求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植树造林种草,控制和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新增山林和绿地将有效改善开发前环境状态,同时实现大量新增“碳汇”。(记者 李映青 胡永启)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相关信息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十三)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十二)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十一)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九)
 ·“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之系列报道(八)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