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1个水位上涨的日日夜夜,溪洛渡水库在6月23日上午11点,水位涨至540米高程,第一阶段蓄水目标胜利完成,水位已满足首批机组发电的要求,金沙江上第一大水库正式形成。
溪洛渡工程从5月4日开始下闸蓄水,水位从440米涨到540米,涨幅为100米。蓄水过程中,水位每天小幅平稳上升,总共用时51天。 按蓄水总体计划,此次蓄水为第一阶段蓄水,先蓄至至540米水库死水位,并可逐步抬升和控制蓄水位不超过560米。到2014年8月,大坝各项施工达到防洪安全运行条件和度汛要求后,可进入第二阶段蓄水,进一步提升蓄至580米和600米正常水位。
溪洛渡水库总库容为126.7亿立方米,此次蓄水后库容达51.13亿立方米,占整个库容的40%以上,已是金沙江上的第一大水库。
整个蓄水过程中,数个监测点对蓄水相关的各项目作出了全方位的监测,监测显示各项数据均在可控范围之内。作为双曲拱坝的溪洛渡大坝,类似一张镶嵌在金沙江上的巨大弓箭,两头接口插入到两岸的山体里,中间的弓弧就是坝体本身。在蓄水过程中,双曲拱坝会像弓箭打开时有一定变形,以更好地应对上游的压力。监测显示,到昨日拱坝累计向下游最大位移18.13毫米,小于最小设计预测值。
同时地震监测显示,库首区微震频次有所增加,但未超出可行性报告的预测结果,属于正常的水库蓄水后库区地震活动变化过程。 蓄水过程中,库区库岸也一直基本稳定,向家坝以下航运正常运行,库区移民稳定。
在蓄水过程中,水量控泄靠的是大坝上的数个过流孔洞进行的,用组合的方式开启和关闭高程和大小不等的孔洞,以保证水位的平稳上涨和下游的流量。蓄水初期主要依靠低位导流底孔控泄,随后是高位导流底孔,目前主要由位于坝体中高位的导流深孔控泄。
目前溪洛渡工程各方面进程有序进行。大坝已有部分坝段浇筑到顶,泄洪表孔首个过流面浇筑正在进行。

(溪洛渡蓄水到540米高度时的情景)
继水库蓄水到位后,首次进入有水调试的右岸电站 13 号机组6月24 日中午成功启动,这意味着溪洛渡在通往即将发电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24 日中午12 点22 分开始,在一个多小时的启动过程中,机组的从零转速逐步加速,按点动、 25% 、50% 、75% 、100% 的额定转速逐步上升,达到了每分钟 125 转的100% 额定转速。通过监控系统和人工旁站的双重监测显示机组运行良好,溪洛渡水轮发电机组首次开机启动一次成功。
首次开机成功后,机组将预定的计划进行包括热稳定实验、 150% 过速试验、空载下的调速器、励磁系统、计算机监控,机组同期并网及甩负荷试、负荷下的相关电气试验等多项试验。所有试验完成后,机组将经过在当前水头下最大负荷 72 小时试运行考核,然后移交电厂正式投产发电。
溪洛渡拥有18 台77 万千瓦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从 2011 年5 月首台机组开始本体安装,现已完成 4 台机总装及无水调试,安装质量优于三峡标准。首批左右岸各一台机组将于 7 月中下旬投产发电,今年内计划投产 10 台,约占全国今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的四成以上。
(作者:王东红 谢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