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观点]生态文明理念应贯穿水利工作始终
发布时间: 2018-06-08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作者:朱法君浙江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作出了更加具体的部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经济带时,提出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也正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面对的全局性问题和解决方向。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一直视自己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前卒”,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方向,干劲倍增;同时深切地感到时不我待,责任重大,必须将思想高度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上来,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的始终,找准站位,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核心阅读:

◆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性关口,我们必须进一步厘清水利的内涵,找准水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站位,找准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站位,拓展水利的服务领域,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 充分认识洪水规律,才是找到“平衡点”的关键所在。既不能盲目追求一律的高标准而无限度地逼高洪水位,又不能不具备应有的设防标准而经常受损失,其关键在于区分不同的防护对象,分级、分类设防。

◆ 破解“人口、产业、资源”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人口减少、资源增加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指导和用水方式改变的研究上。

把握“法宝”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水利工作始终

水利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从大禹治水开始,围绕着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不懈努力,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历史的贡献。可以说,水利就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行业。古往今来几千年,我国从不设防到目前具备了应对一定标准洪水的防洪能力,基本保障了日益增长的各类用水需求,同时也为维系基本的水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大批水利的“国之重器”将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永续发展持续发挥“基石”作用。

各个历史时段,人类社会面临水问题的重心不同,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侧重面也应随之有所变化。从大的范畴来讲,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生态的一种反应方式。我们在除害兴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同时也应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需求的研究,客观判断各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心和任务。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解决各个时段的突出问题,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人水不断斗争、协调的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来,水利一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一系列重大水利问题得以解决和改善,但与此同时,又有一批新的水利问题凸显。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性关口,我们必须进一步厘清水利的内涵,找准水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站位,找准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站位,拓展水利的服务领域,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一是从生态文明的范畴认知防洪减灾。洪水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洪水将永远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共生。我们只能有效地应对洪水,而无法消灭洪水。对洪水规律的认知,是应对洪涝的前提和基础,绝不可寄希望于通过海绵城市等的建设来消灭洪水。“给洪水以出路”,尊重、敬畏自然,不一味地提高防洪标准,激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力求人与自然间最大程度的和谐相处,应作为今后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科学配置水资源要素。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如果将人口作为基础条件,资源则是要素条件,环境就是前两项条件作用下的结果。三者的相互关系,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内容。我们在满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其他生物生存生长的环境需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过程中,设定“生态红线”,倒逼用水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作为今后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向。

三是充分认识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时俱进实现人水和谐,释放水利工程的生态红利。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牛鼻子”。众多水利工程在发挥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的同时,还将承担生态调节新的功能,最大程度释放水利工程的生态红利。

四是拓展水利服务领域,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中勇当急先锋,谋求新发展。农业农村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中,水利更应进一步发挥传统的“助农”作用,主动有新作为。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做好水文章,产业发展中提供水保障,环境提升中做出水靓点。

补齐“短板”尊重洪水规律,狠抓防洪排涝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考察时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现在,水患仍然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要认真研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防灾减灾的“短板”是什么,要拿出战略举措。

总书记的这一席话中,给我们出了一个大课题。如何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防灾减灾存在什么样的“短板”?如何拿出战略举措?浙江是洪涝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坐镇省防指指挥,作出重要指示。在他的亲自关心、部署下,浙江在致力于提高工程防御能力的同时,建立了严密的基层防汛体系。至今,虽然每年台风不断,2017年钱塘江流域还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第二大洪水,但均经受住了考验。

在洪水、台风期间,将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的人民群众实施转移至安全区域,并不是向洪水低头,而是基于对洪水规律的认识。充分认识洪水规律,才是找到“平衡点”的关键所在。既不能盲目追求一律的高标准而无限度地逼高洪水位,又不能不具备应有的设防标准而经常受损失,其关键在于区分不同的防护对象,分级、分类设防。

一是要顾大局,保重点。确保大江大河不出大事故,确保特大城市、大城市不出大问题。对这一类防护对象,尽可能地提高防护标准。

二是严格分等级设防。分级设防是保重点的基础,当遭遇特大洪水时,必须梯次参与洪水调蓄,有保有舍。随意抬高设防标准,将对其他防护对象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加大自身的防洪风险。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防洪标准》,做好控制和管理。

三是做好可能受损范围的人员转移方案,保障人身和重大财产安全,尽可能地降低损失,体现“以人为本”。还可研究建立洪水保险制度,降低遭遇超标准洪水的受损风险。

四是科学谋划好洪水出路。综合考虑水库拦蓄错峰、分洪滞洪、堤闸泵站联合调度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留足洪水应有的出路。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治理深度的不断推进,受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的不断增加,个体防护标准提高,防洪总体态势将面临洪水位 “水涨船高”的不利影响,“小雨大水”的出现概率将进一步增大,甚至于常态化。绝不能因为防洪工程措施的不断完善,而错误地认为防汛形势得到了改善;恰恰相反,防洪风险会随之增大。必须辩证地看待防洪标准与防洪风险的关系,时刻不忘为大洪水、特大洪水留出空间和出路,这正是人水和谐的重要内容。

如何找准防洪减灾的“短板”,补齐“短板”?每一次洪水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就是最直接、最大的“短板”。浙江省2013年10月份遭遇了“菲特”台风,全省普降大暴雨,沿海多地出现了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强降雨,2日降雨量超过500mm,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灾情。洪灾过后,我们及时进行了总结,防洪排涝总体能力不足,特别是应对特大暴雨能力薄弱,是严重的“短板”。在2014年年初启动的浙江“五水共治”中,“防洪水、排涝水”作为两项重要内容,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推进。在“五水共治”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研究发现,沿海平原经济发达,但地势低洼,排涝易受东海潮位制约,排水极其不畅,相比全省其他地区,沿海平原地区排涝难,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必须在短时间内有重大突破。我们提出建设平原排涝“高速水路”,利用现有骨干河道布局,增设出海口门强排泵站、内河接力泵站等工程措施,加快涝水通江达海,符合浙江现阶段洪涝治理的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决定,启动了以平原防洪排涝为重点的浙江省防洪排涝“百项千亿”工程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投资超千亿元,有望彻底扭转平原防洪排涝的被动局面。

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江大河大湖的流域性洪水防御仍将是全国层面防洪排涝的“短板”,沿江各大城市和平原的排涝也会随着城市扩展、外江洪水位上升而凸显。

破解瓶颈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分质供水为抓手

我国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广泛共识。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域特性明显,水资源的自然禀赋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应当差异化地看待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以江浙沪、广东等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南方丰水地区,水资源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保护上,不能因为污染而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浙江也曾一度面临非常严重的水污染困境,“江南水乡没水喝”,多地出现了水质型缺水。水资源具有“量”与“质”的双重属性,丰水地区只有有效保住水资源的“品质”,才能发挥出“量”的优势。浙江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指引,在2014年年初审时度势,启动了“五水共治”,并将“治污水”作为重中之重,“以水质论英雄”。4年多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至2017年年底全省消灭了劣Ⅴ类断面和小微水体,Ⅲ类水以上水质断面占比由2013年年底的50%上升到82.4%,在城乡生态环境面貌全面提升的同时,也保证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要素。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保护优先,水资源非但不会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反而将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旨在进一步巩固、提升治水成效,将水环境保护的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看待,甚至摆在更高的位置谋划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达到在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总体框架下发展经济的预期目标。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我国严重缺水的北方地区,用水规模已趋饱和,触及“红线”。破解“人口、产业、资源”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人口减少、资源增加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指导和用水方式改变的研究上。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工业,直接关系到用水总量,发现问题及时调头,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否则会越走越远。南方地区污染治理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北方地区解决资源制约更直接需要产业转型。

禁采、限采地下水。承压地下水是地壳构造的一部分,浙江一度地表水污染后,个别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导致土地大范围“漏斗型”沉降,最大点超过了1 m,造成难以恢复的地质灾害,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10年前浙江省政府全面实施禁采。北方的地下水已经过度超采,其影响有“滞后”效应。建议除了少量饮用水外,尽快禁采地下水用于农业、工业用水,留些地下水给子孙后代应急备用,更要坚决杜绝“污水回灌”等恶劣做法。

解决北方干旱的出路在于发展节水型农业和实施分质供水。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采用喷微灌、滴灌为主的节水型灌溉方式;城乡、工业用水,应该坚定走“分质供水”的道路。杭州市、嘉兴市在实施第二水源千岛湖引水工程时,同步规划推进城乡、工业分质供水,即建设工业水厂,尽量将工业用水从城乡综合用水中剥离;城乡家庭生活用水双管上水,将厨房用水与洗涤、卫生用水分开,饮用水质向“直饮水”迈进,与国际接轨,做到“优水优用,优水优价”,进而节约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北方有条件地区可否借鉴?

树立理念树立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生态优先理念

在水利工程建设、河流治理中强调生态优先,并非抛弃传统的水利功能,而是更加重视在生态考量下进行河流治理和工程建设。

浙江近年注重水利工程的“绿色”建设,特别是在中小河流治理中提出了生态优先的建设理念,以建设美丽河湖,助推“两美浙江”“大花园”“美丽中国”建设为切入口,探索走出了一条尊重自然、人水和谐、水清岸绿、生态富民的河流治理之路,仙居的永安溪在2017年首届全国“最美家乡河”评选中问鼎,得到一致好评与推崇。我们的做法:

①协调好防洪、供水等传统水利功能与生态、美丽、富民、便民等功能的关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河流的生态和其他功能。

②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以保护优先的理念看待河流的形态、河中河岸的生物,爱惜原生的滩林、树木和灌草,全省域范围内禁止河道采砂,为鱼类、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保留必要的栖息地和生长、活动空间。

③以水质保护为基础和前提,并通过水利工程(如水库调节、堰坝蓄水等)实施配水,改善城镇和河流本身枯水季节的生态环境。

④利用河岸资源,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结合实施便民、惠民措施,如水岸绿道,既能向社会展现美丽河流,又方便民众出行和洪水期间的撤离,进而让美丽河湖成为沿岸百姓的富民渠道。让河流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这一思路和做法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同和点赞。“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正在实施的“百河综治”工程投资近千亿,预计完成后,一批美丽河湖将成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靓丽的风景和成果。

⑤以河长制确保“综治”后有管护,巩固提升治理成效,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富民效益。

谋划新思路在更广阔领域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要求,水利的职责更加明确清晰,那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在新时代,水利将担负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去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建议:

①找准定位,将思想高度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谋划水利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转变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些落后、陈旧的思想,真正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厘清人与自然,水与经济社会发展,水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各类关系,科学谋划处理防灾减灾、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因地制宜、差异化看待地域差别,分类管理指导。及时梳理、修订不科学、不符合时代潮流或者已经过时的各类标准、规范、指导意见,按照中央的改革精神,在政策制订和技术要求上,相信基层、尊重基层、服务基层。

③尽快制订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水利行动”方案,指导地方开展相应工作,拓展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服务领域。

④注重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释放“生态红利”。总结宣传都江堰、新安江、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古今水利工程在生态保护和调节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公众切实感受到水利工程不可替代的综合功效;改变、纠正以往建设中的一些误区,真正把水利工程建成对防洪减灾管用、对资源配置有用、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9: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