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高层论坛 学术活动 公告栏 出版物 优秀论文奖 里程碑工程奖 会员专区 English  
 
·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推荐奖项
·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坝杰出工程师奖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五期-新安江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四期-天荒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三期-五强溪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二期-漫湾
·2019年中国大坝行第一期-隔河岩
 

·2015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2014学术年会
·水电2013大会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
·大坝技术及长效性能国际研讨会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北京
·水库大坝环境保护论坛——成都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水电2006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水电可持续发展
·大坝安全与堤坝隐患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2005年中国与世界大坝建设情况
·中国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世界大坝统计情况及资料
 
·2022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8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7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6年度会费收支情况
·2015年度会费收支情况·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6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度工作报告
 
·71届年会-2003  ·72届年会-2004
·73届年会-2005 ·74届年会-2006
·75届年会-2007 ·76届年会-2008
·77届年会-2009 ·78届年会-2010
·79届年会-2011  ·80届年会-2012
·81届年会-2013  ·82届年会-2014
·84届年会-2016  ·85届年会-2017
·86届年会-2018 ·87届年会-2019
 
·第八届(2014.10,韩国首尔)
·第六届(2009.10,韩国首尔)
·第五届(2008.10,日本横滨)
·第四届(2007.10,中国成都)
·第三届(2006.10,韩国大田)
·第二届(2005.10,日本筑波)
·第一届(2004.10,中国西安)
矫勇:大坝水库与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1-19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  矫勇
(2009年5月21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7届年会主旨发言稿)

尊敬的大会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作为来自当今世界上建坝最多的中国代表,我非常高兴能向大会报告当今中国在大坝水库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的理念,以及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开始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始意识和体会到利用水库大坝工程趋利除害的综合效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对大坝水库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多元化、由只注重经济社会功能到将生态功能纳入重要建设目标的发展历程,在建设理念和建设技术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突破。当今,大坝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利除害的强大功能,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地位也已日趋显现。

    近年来,中国政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水利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的核心理念就是科学约束人类自身的无序行为,通过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保护和科学管理,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流域开发利用保护中的协调关系等理念,已日趋为广大大坝建设者们所接受并努力践行,中国的大坝水库建设正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蓬勃发展。

    下面我向大会报告我们的若干探索和实践:

    一、提升流域整体协调发展能力的实践——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洪水、干旱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中国同时又是能源紧缺的国家。过度地依赖煤炭的能源供给结构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最终衰竭,而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会带来严重污染。因此开发利用水和水能资源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依托大型水利工程的强大功能,能够提升流域整体协调发展能力,长江三峡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三峡水库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防洪功能,工程建成后将直接保护下游富饶的江汉平原和大武汉等重要城市,下游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如遇“千年一遇”特大洪水,配合运用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区,也可使重要的城市和区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其次,三峡水电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功能,水电装机达22500兆瓦,1993年开始建设,2003年实现了首台机组投产,至今累计发电已达2800亿千瓦时,直接为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重庆市广大地区提供巨大电能,同时相当于累计减少3400万吨标准煤的使用和7480万吨二氧化碳和68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第三,三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工程建成后可极大改善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干流的通航能力,长江年货运量可提高至3亿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长江横贯中国东西,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因其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巨大的功能,保证了下游江河安澜,工程涉及的重庆、四川、湖北等省市社会稳定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为促进中国中东西三大地带间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探索-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

    黄河善淤善决,历史上多次改道,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防洪问题数千年被作为黄河头号问题。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中游引水量的持续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又几乎年年断流,如1997年黄河下游干流断流达226天,河流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为此,2000年水利部提出了黄河治理的“四不”目标,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标志着对黄河治理的要求从以防洪安全为主转向了多目标的综合治理。随着黄河治理目标的战略性转变,对黄河下游干流上规模最大的小浪底控制性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大坝水库新的功能,不仅具有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同时需要在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从1999年开始,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经过大量的调研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开创性地利用小浪底水库的异重流,进行了大规模调水调沙的试验,有效冲刷了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主河槽的行洪能力从原先的800 m3/s提高到3000 m3/s,大大提高了黄河下游安全行洪的可靠度。同时小浪底水库多次加大下泄流量,保障黄河下游已连续8年未断流,对恢复下游河道生态功能、保障下游区域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三、流域生态共建共享与建设环境友好工程的实践——千岛湖水库、二滩水电站

    大坝水库与流域、区域和谐发展是国际坝工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通过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和环境友好的工程建设,将工程对社会、对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赢取最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实现可靠、廉价、经济可行、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工程建设目标,需要不断的探索。中国在这些方面也开展了积极和有益的实践。

    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因库区中的1078座岛屿而得名,水库库容21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662兆瓦,不仅具有显著的发电和防洪效益,还是中国著名的国家5A级风景旅游胜地。该水库地跨安徽和浙江两省,位于新安江下游,建库数十年来一直保持优良的水质。但随着流域上下游的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如何缓解流域水源涵养区在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中面临的双重压力,成为流域上下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实行经济发展中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之外,我们认为,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流域上下游,以及下游所有享受到千岛湖水库优质水资源的单位和住民共同的责任和应尽义务,基于此,我们在深入调查和科研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流域生态共建共享,力图立足于公平、公正的原则,探寻合理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得以真正有效和持续的保护。当前,新安江流域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3个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试点区域之一,有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二滩水电站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雅砻江下游,是20世纪中国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总装机3300兆瓦,240米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居世界第三位。该电站是中国第一个全面实行国际竞争招标、完全按照菲迪克条款实施工程建设管理的项目,共有47个国家的专家参与了工程的建设。在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和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该电站投运后不仅实现了巨大的发电、防洪、航运、旅游等效益,极大支撑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建库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世界银行也一直把该电站作为世行贷款的优秀工程推荐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由于该工程在支持流域、区域和谐发展以及长期致力于环境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措施改善流域环境,2006年获得了中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最高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里程碑式工程之一。

    四、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大坝安全可靠——紫坪铺工程在汶川5.12大地震中的作用

    在2008年5.12震惊世界的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中,距离震源仅17km、库容达11.12亿m3的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利枢纽虽然遭受到重创,地震发生的一瞬间,电站机组停机,河道断流,内外系统全部断电,但大坝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座在震中遭受8级地震仍然安全的百米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紫平铺大坝的安全确保了下游1000多万人口在紧急状态下的人心稳定,确保了下游地区在非常时期的供水安全,确保了下游地区的电力供应,同时形成了一条水上生命救急通道,既保障了救灾人力、物力及时运往灾区,也保障了重灾区人员撤往安全地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极为重要的启示是:大坝,尤其是百米以上的大坝,必须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只有大坝的安全,才能稳定人心,稳定灾民情绪、减少下游恐慌,才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原有的各项设计功能,在恢复生产生活、支持灾后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否则,就会带来极为惨重的此生灾害。

    经过大地震的考验,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确认紫坪铺工程的设计是优秀的,施工质量是可靠的,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是出色的。震后水利部及时组织专家到达工程现场,指导大坝应急抢险,并在震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决策,保障了大坝水库安全,使其在整个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重要的应急措施和决策有以下几点:

    (1)通告大坝的安全可靠性,稳定人心,减少恐慌。
    (2)应急供水。震后约10分钟,电厂运行人员即开启机组空转,及时向下游应急供水,流量达60m3/s。
    (3)应急黑启动电站机组。震后约半小时,电站运行人员成功黑启电站机组,及时解决了枢纽区内的自供电,为检修设备、开启闸门奠定了电源基础。
    (4)及时抢修金属结构并开启下泄闸门,尽力使工程的各项功能发挥作用,减少风险,尽一切力量保障安全;
    经过紧急抢修,水库调度工程师在震后24小时及时开启了冲砂放空洞工作门,下泄流量300m3/s,局部缓解了入库水量给大坝造成的威胁;震后27小时,开启了泄洪洞工作门,下泄流量500m3/s,完全化解了入库水量给大坝构成的威胁。
    (5)及时抢修和恢复运行水情测预报系统
    震后10小时,水库调度人员启动了成都备用水情测报中心站的工作,并就近对受损站点进行抢修和恢复;震后16小时,恢复测报库区流域雨水情信息。
    (6)及时实现发电厂投产
    震后126个小时实现了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其发电流量可达到800 m3/s,不仅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电力,还大大减轻了水库下泄入库流量的压力。
    (7)及时抢修大坝防渗系统

    紫坪铺工程在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有:

    (1)大坝水库的安全及在震后及时地投入运行稳定了灾区的人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恐慌;
    (2)工程成为了救灾人员、设备、物资等的集结地;
    (3)水库水面成为水上生命通道;
    (3)及时恢复发电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电力支撑。
    (4)及时放水为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用水保障。大灾之年,四川省农业生产依然获得了大丰收。

    紫坪铺的灾后重建工作目前还在紧张进行,预计全部重建工作可以在2010年9月完成。

    五、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珠江调水压咸补淡

    要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河流生态安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需要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需要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以支撑区域流域协调发展。中国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情况,在跨流域调水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如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分期建设,在不少文章中都做过介绍。下面简要介绍珠江调水压咸补淡工程,说明中国在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饮水安全和改善流域环境方面的实践情况。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中国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随着珠江流域特别是珠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水量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河口径流量逐年减少,导致咸潮上溯日趋频繁和严重,供水安全和河口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2005初珠江三角洲遭遇了特大咸潮袭击。当地自来水厂的监测数据显示咸度最高峰时曾达到9000多毫克/升,超过国家规定的400毫克/升的停止取水标准20多倍。珠海、广州、中山、东莞、深圳、惠州六市和澳门、香港两地1500万人的供水受到影响。为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紧急实施了珠江口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整个调水涉及贵州、广西和广东三省区以及西江、北江沿线,调水线路1336公里,共从珠江上游8座水库增调水量8.43亿m3,下游各地直接取用淡水5411万m3,利用河道储蓄淡水4500万m3,使珠三角及澳门特区150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受咸水影响的企业经济秩序也迅速得以恢复。另外,珠三角河网地区有2.3亿m3的水体得以置换,明显改善了水环境。珠江上拟建的大藤峡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调配流域水资源、改善水质状况、保障下游地区饮水安全等,主要的效益体现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

    近年来,我国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对水工程实施科学合理的调度,修复河流生态,维护河流健康的成功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对塔里木河、黑河和扎龙湿地等的应急调水工程等等。

    六、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真正实现大坝水库建设与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还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攻克。我们相信,社会是不断发展,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人类对实现生存目标与自然和谐方面的认知也必然是不断提高的。

    在大坝水库的建设中,我们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同样会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我们正关注并组织开展着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例如: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相关系及河湖关系的改变;蓄水后库区可能触发的地质灾害;水位变动区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基于全流域尺度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水库梯级调度及水库的运行方式等。和瑞士等国类似,我们还基于健康流域的目标,提倡建设“绿色水电”,并已开始在澜沧江的糯扎渡巨型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推动有关工作。在我国还开始了对诸如三江源等重大的水源涵养区等实施最为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措施等探索实践。

    当今中国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一大批规模和功能宏大的世界级大坝水库,我们深知,要实现大坝水库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充满信心,并期望今后能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加广泛和真诚的合作。

    最后,我代表中国水利部感谢国际大坝委员会各成员国长期以来对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支持和帮助。预祝本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中国水科院A座1266室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8781709 010-68785106 传真:010-6871220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