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胡志根 肖焕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武汉市,430072
摘 要:滩坑水电站位于浙江省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上,是瓯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一座重要骨干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600MW,拦河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171.0m,最大坝高162.0m。滩坑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拦断围堰、隧洞导流的方式,在左岸近坝位置布置一条12m×14m的1#导流隧洞,总长1070.0m。围堰的挡水标准为枯水期(10月~4月)10年一遇洪水,相应设计流量为2420m3/s,过水标准为全年20年一遇洪水,相应设计流量为10400m3/s。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土石过水围堰型式。原设计中上游围堰堰顶高程56.8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38.1m。在初步模型试验中,研究了导流隧洞和过水围堰的泄洪能力,测试了围堰、大坝过水流速、流态,并根据实验成果调整了围堰的过流保护措施。将原设计的护面面板(尺寸10m×10m×0.8m)调整为混凝土整体面板,顺着水流方向每隔12m分一条纵缝,并在下游侧▽37.5m与▽34m平台之间设置排水孔。为确保围堰和坝体度汛安全,又进行了堰型修改补充试验。通过降低上游围堰堰顶过流顶面高程、抬高上游围堰堰后平台高程、抬高大坝坝面填筑高程以及抬高下游围堰堰顶高程等不同方案的组合,优化了上下游围堰结构和坝体填筑高程,并进一步研究了改善上游围堰水力条件和坝面度汛保护措施的技术合理性。根据模型试验成果,结合坝体填筑材料分布、施工进度及类似工程经验,对坝面不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研究成果为工程导截流设计与施工组织及坝体度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滩坑面板堆石坝; 过水围堰; 度汛; 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