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汪闻韶院士优秀论文奖专题 >> 相关新闻
“汪闻韶院士优秀论文奖”设立仪式发言
发布时间: 2011-05-0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敬爱的汪妈妈:早上好!

首先,对于在这样一个隆重的仪式上代表汪院士的弟子致辞,我深表不安。与在座的汪院士的学生相比,我入师门最晚,诸位师兄其实比我更有资格在此发言。但另一方面,看到汪院士生前的遗愿能够达成,50万元的慷慨捐赠终于有了合适的归宿,作为先生弟子的我也是十分地高兴,也非常愿意能借此机会来表达我的一点感受。

作为汪院士的关门弟子,我有幸在先生的晚年师从他从事土石坝工程的研究,从而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先生的教诲,并亲身感受一代大师的学术风采和人格魅力。作为一代世纪学人,先生有着几乎穿越整个20世纪的人生阅历。现在,当我们谈论其充满辉煌的学术成就的背后,其实,先生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平凡而感人的生活细节,同样值得纪念,甚至更加耐人寻味。我相信,在座的每位汪院士的弟子都会有一个深深的感受,那就是我们从汪先生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岩土工程的知识,同时,还有那“踏实做人、勤恳做事”的精神。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道德风尚是留给我们每位弟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汪院士的辉煌而又平凡的一生留给我感触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的老一代的爱国知识分子,汪院士奋斗的一生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他选择水利工程专业,还是大学毕业后主动到艰苦的西部地区工作,也无论是他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归国,还是不顾危险,追逐地震奔跑,其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他对国家和民生的责任感,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使得他能够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投入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事业中去。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汪院士始终保持着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科研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经常说“在科学研究和学术问题上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马虎”。对于每一次试验,他都会仔细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对每项研究的结论,他都会反复考证,直至准确无误。对于自己的学生,他更是严格要求,从不允许他们投机取巧。在当今到处急功近利、浮华虚夸的氛围中,重温先生的教诲,无疑会使我们充满浮躁的心灵稍事安宁。而先生的教诲也将会一直指导我们以严谨自律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科研工作。

除了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令人崇拜,汪院士的道德风尚更是弥足称道,也是最为令我景仰。他品德高尚、谦恭朴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言一行均堪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身为院士,汪院士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优越感,更不以此地位为要挟,向单位和国家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也从不为自己的家人和学生谋取工作上的便利和仕途上的成功。他一生生活俭朴、淡泊名利,除读书做学问之外,从不贪图其他的生活享受。走进先生家中,其家具陈设之简陋令人难以置信,触目可及到处是摆放的书籍。他和老伴两人省吃俭用,处处节俭,但此次却慷慨捐出50万元的巨款,用于国家水电事业的发展。如此的高尚品德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世界里,堪称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

在我师从汪先生攻读博士研究生的生涯中,许多点滴的事迹使我不断感受到导师人格的魅力。先生虽已西去,但他的精神却将永存于世。先生开创的事业更将长久泽披后代。我相信导师和蔼深遂的目光仍会像生前一样继续关注着祖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继续关注着他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我们惟有加倍努力,奋发向上,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不辜负导师的殷切期望,并以此寄托我们对他的深切思念。

今天,中国大坝协会在这里隆重设立“汪闻韶院士优秀论文奖”,通过这项奖励的设立,将弘扬汪闻韶院士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样,汪院士崇高的道德风范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也一定会在年轻的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中薪火相传。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堂里先生欣慰的笑颜,我听到了来自天堂的爽朗笑声。

    最后,我还想提醒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在我们赞颂汪院士非凡的成就时,一定不要忘记另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她就是汪院士背后那位善良、朴实的伟大女性:汪妈妈。在她的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优良品格:勤劳、朴实、正直、善良。作为汪院士的夫人,为了汪院士的科学事业,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支持了汪院士事业的辉煌。汪院士曾经深情地说过:“我能够全力贯注于科学技术事业,是因为我有一位全力承担我家庭事务的夫人,她为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我是非常感谢她的”。今天,汪妈妈以90多岁的高龄,莅临设奖仪式现场。看到汪妈妈身体健康,作为汪先生的弟子,我也十分高兴。我也想代表汪院士的全体弟子,祝汪妈妈身体健康。我们期待着您百岁生日时,为您送上硕大的生日蛋糕。
 
主办:中国大坝协会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