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万玉秋)

万玉秋1 2    王瑶1 2    钱新1 2   李雷  盛金保3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3;2.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93)


摘要:水库溃坝洪水有着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承受能力的概念,将风险承受能力认为是由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个人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五大要素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建立了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模型,并利用对中国不同地区水库下游居民的1232份调查问卷,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基础,它对其他要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核心,是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的关键;风险价值观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归宿,风险心理对风险价值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要素对风险价值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认识和风险心理作为风险承受能力的中介影响指标和限制指标,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风险承受能力  动态系统  概念模型  拟合

1 引言

    中国有85000多座坝和水库,其中有大约22000座大坝,数量是美国的3倍,印度的5倍[1],但是很多大坝的安全状况却很令人担忧。据1954~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已经发生的溃坝事故有3462起,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24座,小(1)型水库668座,小(2)型水库2668座[2]。
    不同的个体对溃坝洪水有不同的反应,有人可以从容应对洪水,一些人却会产生心理恐惧和心理阴影。很多个人特征如个人风险态度、心理特征、性格、风险认识、风险相关知识等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及心理反应,我们把这种应对能力和心理反应称为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本文的目的是确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1风险承受能力的概念

    风险承受能力是个体对灾害刺激的心理接收程度及成功应对的能力。风险本身是客观的,但因为个体的主观状况不同,个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明显的主观性偏差。风险承受能力本质上是个体在不同风险感知的基础上对风险刺激的心理调节和反应。个体对风险的心理调节能力取决于心理承受能力,而心理承受能力对个人的风险反应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心理特征。消极的心理不仅会对周围的人群产生消极的影响,还会导致个体在应对及战胜风险过程中欠佳的表现。灾害的危险性和突发性要求个人立即做出某种反应,因而对个体的心理构成巨大压力,使个体被迫进行避险。风险应对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不同年龄、性别、个人经历、知识水平、训练水平、心理特征的个体体现出不同的风险应对能力,但无论个人的反应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作为遵守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个体,其风险应对能力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度同样影响个体对风险的感知和反应。社会信任度影响着个体对某种社会现象的风险及收益的感知[3]。风险态度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会随着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个人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总的来说,风险承受能力是建立在个人不同的风险认知、风险态度、社会信任基础上的风险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具体表现为个体在认识和心理感受风险的危害、概率、可控制性等特征后,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风险认知、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更加符合风险环境要求的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可以看作是由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认知、风险态度和社会信任五大要素组成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就是实现这五大要素的持续、稳定、均衡、协调、有序的发展。

1.2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接受程度,它是个人特征,由个人的性格决定。由于不同个体其特征变化是很大的,确定个人特征指标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各个文献中的个人特征指标也有很大的不同,个人特征指标都是根据研究者的偏好来选择的。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多个人特征指标被考虑进去,如年龄[4]、性别[5,6]、教育水平[6]、收入水平[7,8], 个人焦虑程度[9,10]、世界观[9,11]、个人信仰[12], 环保态度[13]、政治偏好[6], 文化[14]、宗教信仰[12]。在本次研究中,确定了7种个人特征用来预测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个人性格外向性、生活满意度、压力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性、个人健康程度、心理依赖性和个人冷静度。每一个指标都可以看作是由个人多个性格特征集合而成的。
    性格外向的个体会倾向于参加多种影响个人健康的风险行为,因此性格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接受各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更容易接受风险及追求风险的行为[15]。生活满意度影响着个人和其他人的相处方式及个人对社会的看法,这个指标与非暴力、关心其他人及周围的环境这些个人特征相关联。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人会比满意度低的人认为风险更不可接受。Vollrath[16]认为生活满意度高的个体参加的影响个人健康的行为比其他人少。因此当面灾害的时候,生活满意度高的人会认为灾害更不愿意接受,感受到更多的恐慌。压力承受能力和个人冷静程度影响着个人面对灾害时的表现方式。个人依赖性低的个体在面对灾害时可以独立应对,而依赖性强的人需要依靠其他人使得其存活的几率降低。个人健康程度是战胜灾害的必要条件。个人情绪稳定性在很多情况下和个人勇敢相关的。因此,个人情绪稳定性和各类灾害因素有负向的相关[17]。情绪稳定性和个人心理平静、有节制、坚韧这些对有效应对风险的指标有关。

1.3风险应对能力

    风险应对能力是指个人在自身生命、财产受到巨大威胁时产生应激行为反应,进行避险的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其实质是心理应激反应,是灾害情境与个人心理、相关知识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灾时的避险能力不仅取决于灾害情境即灾害种类、灾害等级、发生的时间、发展的速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更决定于个体的特质,因为前者的作用需通过个人对灾害情境的认识、评价和控制能力得以体现。差异性和规律性是风险应对能力最一般和最基本的特征。

1.4风险态度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行为结果的理性的期望和估价[18]。而风险态度指个人对风险从厌恶到追求的一个连续集合,它是一种个人特征。个人的成功有时候会引起较强的风险追求[19]。Dyer and Sarin [20]认为个人的风险态度作为风险追求的一个因子,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Weber[21]的实证模型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风险态度在不同情况中的稳定性。Bromiley and Curley[22]认为风险追求被情境特征和个人性格特征同时影响。在本研究中,风险态度指个人的风险厌恶感,即个人的安全追求。风险态度被看作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它受个人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教育程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5社会信任

    社会信任同样是一种个人特征[23,24]。社会信任是个体愿意依赖于政府或相关机构的倾向,这些机构或政府负责为一些与公众安全有关的事务作决定或采取措施,如对新技术、环境、药物或其他一些与公众健康安全有关的事物的管理[25]。信任政府或管理部门的个体对政府的行为或决定会感知到更多的利益更少的风险。当个体没有足够的知识或技术背景进行风险大小评价时,社会信任可以降低个体感知风险的复杂性[26]。若个人对某些事物缺乏兴趣、时间、理解能力、知识或其他信息时,社会信任可以影响个人观点、态度和相应的行为。

1.6风险认知

    风险认知可以看作个体对损失可能性、可能的后果严重性和可控制性的判断。公众对事故或风险的发生概率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不同的人群及个体对同样的灾害有着不同的感知,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个人背景、以前的经历等个人特征对风险判断及感知的影响[27]。不同的人群如科研人员、商人、环保人员在对风险的感知、新信息的反应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不同[28]。不同的风险感知可以导致不同的风险态度。

1.7模型构建

    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它可以影响个体应对风险的有效性。不同的个人能力可以导致不同的风险态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是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公众对新技术的反应及态度受到社会信任及公众对公司或机构的信心地影响[29]。风险认知也可以影响个体的风险态度。因此,本研究假定心理承受能力直接作用于风险应对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作用于风险态度。风险认知是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的中介作用因子。社会信任影响着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3个水库下游的居民,共有1400位居民填写了调查问卷。3个水库分别在中国的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分布在溃坝洪水淹没范围内。在洪水淹没范围内抽取城镇和城市及在镇内抽取村庄过程中采用的是分层等距抽样的方法,而在村庄内是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调查者。回收的有效问卷1232份,回收率88%。

2.2调查问卷

    本研究开发了居民风险承受能力调查问卷来确定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社会信任及风险认知。
    人口统计特征调查部分共包括5个问题,调查了居民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及收入水平。
    心理承受能力部分包括7个评价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大小的指标,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包括个人性格外向性、生活满意度、压力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性、个人健康程度、心理依赖性和个人冷静度,这部分共有13个题目。风险应对能力部分有5个指标来评价应对能力大小,包括遇到灾害时是否会救灾、发现安全隐患时的做法、对洪水发生时正确做法的了解情况、平时是否有预防风险的行为、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度,这部分有13个题目。风险态度部分有5个指标,包括风险预防态度、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对风险事故的态度、减灾态度、经济发展与安全取舍,这部分共有10个题目。社会信任部分有3个指标,包括风险的期望水平、对政府的信任度、个人经历,这部分有6个题目。风险认知共有3个指标,包括对社会风险的认识、风险可控性的认识、对公众安全受到威胁的认识,有3个题目。

2.3分析方法

    首先,所有的调查数据被随机分为2部分样本,一部分用来进行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一部分用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个人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这3个因素内部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n=616),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因子负载来确定这3个因素的主要组成结构及其测量模型。样本的另一半用于对主成分分析确定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检验(n=616)。
    结构方程模型法(SEM)用来分析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社会信任和风险认知之间的影响关系(见图1)。结构方程模型法是通过协方差矩阵来进行的模型检验,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是最大似然法,通过样本的方差协方差与模型估计的方差协方差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模型的可靠性[30]。按照Anderson and Gerbing[31]的推荐,模型检验分两步,首先验证各因子的测量模型,再进行结构模型的检验。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来验证测量模型,因子的得分用于预测其上一级潜变量。然后结构模型通过AMOS软件进行检验。
    在取得了参数估计值以后,对模型与数据之间是否拟合进行评价,一般利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来判断:卡方、自由度df、TLI、NFI、CFI、GFI和RMSEA。卡方和自由度一般用于比较多个模型。通常认为如果RMSEA在0.08以下(越小越好),NFI、CFI、GFI在0.9以上(越大越好)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3 研究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心理承受能力确定3个因子结构,风险应对能力确定2个因子结构,风险价值观确定2个因子结构,主成分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的指标,将每个因子进行命名。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三个因子是心理平衡能力、心理耐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个人风险应对能力的两个因子是避险能力和风险预防能力;风险态度的两个因子是风险偏好和减灾倾向。然后用另一半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所确定的因子结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所确定因子结构是合理的,可以作为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价值观的测量模型,用于下一步的结构模型拟合。



    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对构建的模型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拟合,拟合软件为AMOS6.0。各项拟合系数显示模型拟合的结果并不好,因此对模型进行修正。在原始的模型中增加了5条影响路径后,模型进行重新拟合,发现修正后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有较大提高,修正后的模型拟合度高,效果好。然而在拟合结果中,社会信任对风险应对能力的路径系数并不显著(p=0.147),说明社会信任对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作用不大,因此将这条路径删掉,模型进行重新拟合。修改后的模型与修改前的模型的拟合系数差异不是很大,说明删除这条路径并没有降低模型的拟合度。原始模型及最终确定的模型的拟合系数见表2。模型中,风险承受能力五大要素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增加的5条路径的系数都是显著的(p<0.05,见图2)。增加的5条路径用虚线表示
    各因子之间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系数显示,心理承受能力对风险态度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227,这种间接影响是通过其它三个指标产生的。风险应对能力对风险态度的总的效应系数是0.403,风险应对能力对风险态度的间接影响为0.012,远小于其直接影响。风险应对能力对社会信任的间接影响效应为0.024。


4 结果讨论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确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二是探索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确定了五个主要影响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分别是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其中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风险应对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关键,风险态度是风险承受能力各因子的归宿,社会信任和风险认知对风险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影响。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这三个因子测量结构。在最终的风险承受能力五大要素测量结构中,心理承受能力包含3个测量指标,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分别包括2个测量指标,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分别包括3个测量指标。从各个测量指标对其上级指标的回归权重来看,心理平衡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主要的评价指标;个人避险能力是风险应对能力主要的预测指标;风险态度的两个指标风险偏好和减灾倾向对风险态度的预测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对公众安全是否受到威胁的认识是风险认知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个人的风险经历是社会信任度的重要指示指标。
    在风险承受能力模型中,所有的路径系数都是显著的说明风险承受能力各因子直接由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该结构模型中,心理承受能力是个外源变量,它对风险应对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并通过风险应对能力间接作用于其他指标,但是它本身不受其他指标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对其他四个指标的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可以引起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态度的提高,从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在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中,心理承受能力对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风险态度的影响。风险应对能力是个人在洪水事故中能否存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它是风险承受能力的核心指标,它直接作用于风险认知和风险态度,间接作用于社会信任。风险应对能力对风险认知和风险态度有显著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风险应对能力的分指标“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影响个人对风险的感知和个人对风险预防重要度的看法。风险应对能力对其他指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说明对风险预防和避险越重视,风险应对能力越大,则个体会越重视个人安全,对风险有更多的感知。其他的指标对风险态度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较多的风险经历、正确的风险概率认识、较高的政府信任度可以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心理支持、风险追求及对大坝工程好处的感知,会使个体对风险的接受度增加,因此社会信任对风险态度的影响系数是负值。这与Michael Siegrist[25]的看法“社会信任对利益的感知有正向影响,对风险感知有负向影响”是相符的。风险认知是对风险存在性、可控制性及严重性的感知,风险认知的提高会导致对风险的反感及对安全的重视,因此风险认知对风险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情况符合ELKE U.WEBER[18]的研究结果“参与风险行为的人群倾向于认为该行为的风险性、后果严重性不大,很少人会参与自己认为风险较大的行为”。在风险承受能力模型中,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是中介变量,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以及风险态度通过它们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社会信任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是负值,它可以调节个体的风险态度使其对安全没有极端的重视,因此社会信任还是该模型中的一个限制性指标。
    原始模型修正后,增加了5条路径,其中2条为负载路径和3条为相关关系路径。新增的负载路径说明个人避险能力也是风险态度的一个预测指标,个人的避险能力越大,则会越重视安全。原始模型中社会信任对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路径系数不显著,说明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社会信任对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并不大,然而新增的负载路径显示社会信任的一个评价指标政府信任度也是风险应对能力的一个预测指标,且其负载系数为负值。因此我们认为政府信任度越低,则个体对风险预防和避险越重视,说明个人的风险应对能力越强。风险预防能力与心理平衡能力、心理耐受能力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它们之间有相关的影响关系。另外,风险预防能力和减灾倾向之间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其原因是较低的减灾倾向说明对风险有较高的接受度,同时对风险预防、避险也更重视。
    风险承受能力模型的拟合与检验结果显示,在风险承受能力系统中,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它对其他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作为关键指标,对风险态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风险态度是风险承受能力的归宿,其他指标对风险态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此外,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作为中介指标和限制性指标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风险承受能力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可以主要从对压力的承受能力、生活满意度、情绪稳定性这些指标来进行提高,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对整个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个人的风险应对能力可以作为风险承受能力主要的预测指标,它可以通过对防灾减灾知识、风险预防方法、面对洪水时正确的逃生方法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可控性、严重性的知识的教育,使人们对风险有着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也需要包含在风险承受能力教育体系中。个体需对风险的存在有一定的感知,对风险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但却不能产生恐慌,冷静正确的对待风险。公众的风险态度构成整个社会的风险文化,个人性格特征、风险知识、观点及风险应对能力都影响着风险的态度以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的风险文化。

5 结论及展望

    尽管本研究对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各指标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实证研究,但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文的样本规模不够大,这可能造成模型路径系数有一定的偏差,对将本文的研究结果推广应用于其他人群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研究结果显示的各项显著的影响系数仍说明这些影响很明显的。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充研究样本,在更多的地区进行大样本调查。另一个局限性是本研究中风险承受能力的测量量表。由于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没有现有的测量量表,因此本文开发了风险承受能力的测量量表,该量表可以经过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然而本文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探索性研究结果仍然可以说明风险承受能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局限性是,本文是利用样本协方差矩阵来进行模型拟合的,我们并不排除可能有其他的和数据拟合度高的模型存在,这些模型甚至可能有不同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理论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本研究提出的模型是最有意义的。未来的研究可以对风险承受能力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总的来说,风险承受能力由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风险应对能力、风险态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五大要素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在该系统中心理承受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基础,它对其他要素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应对能力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核心,它是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的关键;风险态度是取决于个人性格特征、风险相关知识掌握等,是风险承受能力系统的归宿,风险心理对风险价值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要素对风险价值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认识和风险心理作为风险承受能力的中介影响指标和限制指标,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对风险承受能力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可以减少溃坝洪水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 (WCD). Experience with Dams in Water and Energy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vember 2000.
[2]    李雷,王仁钟,盛金保等.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Siegrist, M. (2000). The influence of trust and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on the acceptance of gene technology. Risk Analysis, 20,195–203.
[4]    Hermand, D., Mullet, E., &Rompteaux, L. (1999). Societal risk perception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 adults, and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6,137–143.
[5]    Gustafson, P.E. (1998).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percepti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Risk Analysis, 18, 805–811.
[6]    Sjoberg, L. (2000).Factors in risk perception. Risk Analysis, 20, 1–11.
[7]    Flynn, J., Slovic, P., &Mertz, C.K. (1994).Gender, race, and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s. Risk Analysis, 14, 1101–1108.
[8]    Palmer, C.G.S. (2003).Risk perception: Another look at the “white male” effect. Health, Risk & Society, 5, 71–83.
[9]    Bouyer, M., Bagdassarian, S., Chaabane, S., &Mullet, E. (2001).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risk perception. Risk Analysis, 21, 457–465.
[10]    Kallmen, H. (2000).Manifest anxiety,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locus of control as determinants of personal and general risk perception.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3, 111–120.
[11]    Brenot, J., Bonnefous, N., &Marris, C. (1998).Testing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isk in France. Risk Analysis, 18, 729–739.
[12]    Sjoberg, L., &AF Wahlberg, A. (2002). Risk perception and new ages beliefs. Risk Analysis, 22, 751–764.
[13]    Sjoberg, L. (2003). Distal factors in risk perception.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6, 187–211.
[14]    Mullet, E., Lazreg, C., Candela, C., &Neto, F. (2005). The Scandinavian way of perceiving society risks.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8, 19–30.
[15]    Vollrath, M., &Torgersen, S. (2002).Who takes health risks? A probe into eight personality typ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 1185–1197.
[16]    Vollrath, M., Knoch, D., &Cassano, L. (1999). Personality, risky health behaviors, and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to health risk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3, 39–50.
[17]    Bruno Chauvin, Daniele Hermand, and Etienne Mullet, Risk Perception and Personality Facets, Risk Analysis, Vol.27, No.1, 2007: 171-185.
[18]    ELKE U.WEBER, ANN-RENE’E BLAIS and NANCY E.BETZ, A Domain-specific Risk-attitude Scale: Measuring Risk Perceptions and Risk Behaviors, Journals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5: 263–290 (2002).
[19]    MacCrimmon KR, Wehrung DA.1990.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taking executives. Management Science, 36:422–435.
[20]    Dyer JS, Sarin RK.1982.Relative risk aversion. Management Science, 28:8.
[21]    Weber EU.1997.The utility of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erceived risk. In Choice, Decision, and Measurement: Essays in Honor of R.Duncan Luce (pp.45–57),
[22]    Marley AAJ(ed.). Erlbaum:Mahwah, NJ. Bromiley P, Curley S. 199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isk taking. In Risk-taking Behavior, Yates JF(Ed.). John Wiley: New York.
[23]    Viklund, M. (2003).Trust and risk perception in Western Europe: A cross-national study. Risk Analysis, 23,727–738.
[24]    Siegrist, M., Cvetkovitch, G., &Roth, C. (2000).Salient value similarity, social trust, and risk/benefit perception. Risk Analysis, 20, 353–362.
[25]    Michael Siegrist, George Cvetkovich, and Claudia Roth, Salient Value Similarity, Social Trust, and Risk/Benefit Perception, Risk Analysis, Vol.20, No.3, 2000:353-362
[26]    Earle, T.C., &Cvetkovich, G.T. (1995). Social trust: Toward a cosmopolitan society. Westport, CT: Praeger.
[27]    Slovic, P., Fischhoff, B. &Lichtenstein, S., Rating the risks. Environment, 1979, 21 (3) 14 20, 36-39.
[28]    Jenkins-Smith, H. &Bassett Jr., G.W. Perceived risk and uncertainty of nuclear waste: differences among science, busines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 members. Risk Analysis, 1994, 14(5), 851-856.
[29]    Siegrist, M., &Cvetkovich, G.(1999).Perception of hazards: The role of social trust and knowledge.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30]    Hoyle, R.H. (Ed.). (1995).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31]    Anderson, J.C., &Gerbing, D.W. (1988).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 411–423.

 


管理维护: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