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水库大坝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搭建宽广的沟通交流和宣传推广平台,促进水利水电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2015年5月7日-8日,中国大坝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在云南成功召开。

会场
本次会议得到了水利部安全监督司、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云南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由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汉能控股集团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注册代表近200名,分别来自中国大坝协会各会员单位,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
5月7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发展部刘学海主任主持。水利部安全监督司副司长张汝石、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副处长张学进和汉能控股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建文分别致辞。

开幕式
水利部安监司副司长张汝石在致辞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的水利水电工程,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水库大坝建设进入新阶段,目前坝高100m以上和正在建设的坝高200m以上的特高坝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部署加快172项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水库大坝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水库大坝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安全保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长期以来,水利、能源等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加强制度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和质量责任,加强水库大坝建设与质量安全管理,加强水库大坝运行与安全管理和开展大规模的病险水库出险加固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水库大坝的总体安全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张汝石副司长同时指出:“在长期的建设中,深刻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特别是新技术对大坝安全的作用,在建设期坝型的选择和施工方案和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的调配,包括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科学技术都对大坝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运行维护等方面,新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做支撑的安全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新理念、新技术支撑科学发展,一方面要在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建设与运行。2014年在全行业的努力下,水电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创新,大批推进,实现了安全工作重视程度、安全监督精细度、隐患排查处理率‘三提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水利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保持了整体稳定,向好的态势。期待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推动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不断提升安全监督水平。”

张汝石副司长致辞
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代表大会组委会致辞,他介绍了行业新常态和未来需求。新常态是能源要打造升级版、水利要实现新突破,而能源与水利科技现状是“领并跟”,即一些方面国际领先,一些方面与国际平行发展,同时依然有不少方面是在跟随国际最先进水平。
作为水资源领域国家十三五战略科技预测与战略研究的专家,他归纳了水利水电行业的当前总体状况:需求驱动、紧跟国际、部分领先、工艺落后。行业未来常态为加强战略研究,科学与技术研究。
贾金生副理事长表示,中国大坝协会新技术研讨会自2010年开始举办以来,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国大坝协会领导和会员单位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今年年初中国大坝协会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协会领导对秘书处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要求中国大坝协会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发挥行业服务平台和支撑平台的作用,利用社团组织优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我国大坝技术及管理创新、促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大坝协会每年组织两次大的活动,一为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核心聚焦新技术;另一个为年会,更多关注战略和科学研究,邀请专家、院士作报告。充分响应行业未来科技需求。

贾金生副理事长致辞
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张学进副处长介绍了水利部正在制定的小水电“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十三五”小水电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大力推进“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建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农村水电发展,二是高举生态保护大旗,三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四是加强行业管理创新。


张学进副处长致辞 汪建文副总经理致辞
本次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收集论文106篇,共邀请29位专家做了为期两天的大会报告。报告围绕面板堆石坝新技术进展、胶结颗粒料坝筑坝技术进展、水下检测与修补加固、水工建筑物修复技术、大坝风险管理、高坝技术进展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与会代表就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理念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沟通。

大会特邀报告
编号
|
姓名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
|
贾金生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胶凝砂砾石筑坝技术新进展
|
2
|
雷兴顺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主要内容解读
|
3
|
杨则珂
|
中国电建集团中水电海外投资公司
|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设计与施工新思索
|
4
|
吴旭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变态混凝土注浆振捣台车研制与应用
|
5
|
杨和明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胶凝颗粒料筑坝技术在水电十一局的应用
|
6
|
温彦峰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
7
|
田育功
|
汉能控股集团云南汉能投资有限公司
|
大坝混凝土材料及分区技术创新实践浅析
|
8
|
金峰
|
清华大学
|
堆石混凝土研究最新进展
|
9
|
孙志恒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面板坝接缝覆涂型止水结构及三元乙丙板接头快速施工技术
|
10
|
杨晋营
|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工程条件对胶凝砂砾石坝的影响性分析
|
11
|
杜振坤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胶凝砂砾石专用拌和设备研发
|
12
|
何蕴龙
|
武汉大学
|
砂砾石坝抗震特性及其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13
|
徐泽平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关键技术的总结与探讨
|
14
|
齐宏文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高原寒冷地区堆石坝面板混凝土防裂技术
|
15
|
魏群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钢构坝筑坝新技术研究
|
16
|
李曙光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大坝混凝土损伤老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7
|
高大水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大坝渗漏检测新技术及应用实例
|
18
|
张伟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积石峡水电站堆石坝湿化变形控制研究
|
19
|
韩炜
|
长江科学院院长江工程技术公司
|
新型裂缝修补材料在金沙江溪洛渡溢洪道中应用研究
|
20
|
单宇翥
|
青岛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面板渗漏水下处理技术
|
21
|
苏克忠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及其减灾对策
|
22
|
丁清杰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大坝过水建筑物及消能设施抗冲磨修复及保护技术
|
23
|
魏鲁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变形检测的图形图像云技术创新研究
|
24
|
刘先江
|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CSG施工技术在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下游围堰的应用
|
25
|
姜骏骏
|
杭州华能大坝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水下工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
26
|
张雷
|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聚氨酯弹性体在水轮机转轮叶片背面汽蚀防护中的应用
|
27
|
蔡莹
|
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
|
三峡水力一体治理电站漂浮物措施研究和实施
|
28
|
孙周辉
|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数字大坝监控在长河坝水电站中的应用
|
29
|
陈亮
|
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
高耐候性水工新材料的开发及其在高海拔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
大会报告名单
会议期间,有来自中国大坝协会、汉能控股集团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美国SWD上海顺缔聚氨酯有限公司、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江工程技术分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青岛鹏晟玮业水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华能大坝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了新技术展览,展示了胶凝砂砾石筑坝技术、水工建筑物修复材料、水下监测及修补技术等水库大坝新技术、新产品。

技术展览现场
为增强技术交流效果,5月9日,会议安排了会后工程技术调研,60多名参会代表调研了金安桥水电站。

厂房技术调研

金安桥水电站调研
为充分了解各参会代表需求,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服务,会议期间还进行了会议满意度调查,参与调查的代表对会议的组织、材料和研讨的议题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给出了建议。
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是中国大坝协会新技术推广的系列会议之一。它旨在加强和提升对会员单位的服务,搭建行业内外合作交流的广阔平台,对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发挥着积极和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