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Tae Myoung JEON作分会交流报告大坝修复中的非常溢洪道建设 (韩国的昭阳江坝水利枢纽)
Jeon, Tae Myoung Oh, Cheol Gyu Baek, Un Il Kim, Chu Hwa 摘要:由于气候变化,近日突如其来的强降水天气频频出现。在过去十年中,韩国遭受了像台风“鹿莎(2002)”和“鸣蝉(2003)”带来的特大洪水。降雨强度的迅速增加对现有大坝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为确保大坝安全,大坝设计的标准由应付频率洪水转变成可能最大洪水(PMF)。考虑到近来特大洪水,在2004年Kwater对现有坝的安全性进行了水文评估。水文评估结果显示,现有的大坝应增强防洪能力以防止洪水泛滥。有两种措施可提高现有大坝防洪能力,即非结构性措施和结构性措施。大坝加高以及建设更高的坝或建设非常溢洪道属于结构性措施。本报告主要介绍了韩国的昭阳江坝通过修建非常溢洪道进行修复的例子。根据最新计算的可能最大洪水,为了增强IMHA坝的防洪能力,该非常溢洪道采用隧洞式设计。在这份报告中, 介绍了该项目的进展和溢洪道的详细设计。为了优化泄洪道设计,一些因素必须考虑到。这些主要因素可归纳如下:
溢洪道的位置和类型是否合适?
是否对下游以及电站会产生危害?
地质特点考虑得是否充分?
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是否减到了最小?
是否考虑到了地区文化特性?
2005 年公布Imha坝溢洪道的交钥匙工程(设计-申办建设)。详细设计在2006年完成,溢洪道正在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