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日程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第二次会议主题“水库大坝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蓉举行
多家媒体参与《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报道
陈建春:水库大坝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国电四川阿水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春

  国电四川阿水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春发表了《水库大坝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的母亲,是地球上每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条条大河文明的历史。是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7000年的文明;是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是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成就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华夏文明。

  水库大坝这一人类智慧的杰作伴随着人类的脚步从远古走来,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灾害抗争的历史。从2600多年前的都江堰到21世纪的三峡水利枢纽;从隋炀帝时代开挖大运河连接“两江三河”到现代人筑坝开渠实施“南水北调”,水库大坝在抗御洪水灾害、改善航运、调蓄配置水资源方面作用巨大,更为不断增加的工业、农业、城市、旅游需要提供用水,为全社会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清洁电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库大坝的建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大批流域生态工程、防洪供水工程和大型水电能源基地工程相继建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逐步恢复了“母亲河”的生态功能,使下游断流成为了历史;二滩水电站不仅为四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清洁廉价的电力还明显地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的典范;离震中仅17KM的紫坪铺大坝经历了震惊世界的李氏8级 “5.12”汶川特大地震仍巍然屹立,紫坪铺水库成为抗震救灾的生命通道,而很快恢复发电的紫坪铺电站为处在惊吓中的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光明,源源不断的岷江水慰藉了受灾民众的心灵,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极大地稳定了人心;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是水库大坝工程领域的杰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时期水库大坝的建设已成为牵引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近年来围绕水库大坝的各种争论逐渐多起来。我想借此机会,就水库大坝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与各位同行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修建水库大坝是解决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的必然选择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地域辽阔,地势变化剧烈,从西部世界的屋脊到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差8000多米。受特殊的季风气候影响,北方大多是干旱少雨的沙漠荒原,南方虽雨水丰沛却经常在雨季使鱼米之乡变成泱泱泽国。君不见广大的北方地区沙尘暴正肆虐横行,秀美的南方地区却经受着严重干旱的炙烤,转眼间又饱受洪灾的煎熬。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旱灾、水灾及次生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来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约为2200立方米;从水资源时空分布来看也极不均衡,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全年30%时间)的集中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因此经常是汛期遭受洪灾,而其他季节则遭受旱灾;从地域分布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但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每年我国因为水灾和旱灾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严重不均是制约北方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好中国的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问题,采取“靠天吃饭”的态度,仅仅依靠河流的自然调蓄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修建水库大坝和跨流域输水工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另一方面,水力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也很不匹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其水力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77%,其中云、贵、川、渝、藏就占61%,而经济发达、用电负荷集中的东部13个省(直辖市)仅占8%;在生产总值、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上,国内有学者认为“再经过100年西部地区也不一定能够和东部地区拉平”。可见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多大。因此,修建水库大坝和大力开发西部地区富集的水力资源,实现“西电东送”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

  二、修建水库大坝优先开发水电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碳减排承诺的重大战略

  从能源构成来看,中国的石油紧缺,能源以煤炭为主;从能源消耗来看,90%以上来自化石能源,2009年仅发电燃煤就超过14亿吨,煤炭过去一直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出口商品,而今年已首次成为了煤炭净进口国,预计今年燃煤发电用煤将超过15亿吨,到202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5亿吨标准煤,过度地依赖煤炭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最终衰竭,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而且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承诺将在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占15%的目标。我国早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际油价的大幅飚升给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影响很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发展以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应成为未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的发展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近6亿千瓦,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水电装机约2亿千瓦,开发程度仍很低,特别是在西南部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8亿千瓦以上,届时水电能源开发率可达到50%以上,水力发电相当于每年可减少3.26亿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70多万吨,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能源安全、减少碳排放和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来看,中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有序、大规模地建设水库大坝,以支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水库大坝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水库大坝的建设,其功能并不仅限于开发水电解决能源需求问题,而是与防洪减灾、改善航运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治理江河洪水泛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通过建造高坝大库,利用其巨大的调节库容实现流域水量的月、年甚至多年调节,重新分配天然来水,蓄丰补枯,达到控制洪水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现代水坝的重要作用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例如: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也主要是依靠水坝建设解决水资源问题。美国社会现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坝建设和梯级水电开发。无论是著名的田纳西流域治理,还是对西部荒漠的开发利用,都是从修建大坝、对河流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始的。美国已经建有大小水坝82700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5万亿m3。按主要功能划分,为供水或灌溉的大坝1890座,防洪的大坝1873座,旅游、娱乐目的大坝870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坝629座。事实说明,正是大规模的大型水坝、水电站建设,保证了美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水资源和清洁能源供应,才造就了美国今天的绿水青山。优先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国际上早已达成共识。

  我国经过几代水电人的艰苦努力,水库大坝建设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三峡、二滩、小浪底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的水库大坝建设已跻身于世界的前列,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的水库大坝86353,水库总库容6.9万亿m3。

  但近年来水库大坝的建设却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许多项目多年不能核准,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被一再“叫停”或被迫推迟工期,其中最大的问题:一是移民,二是环保。这两个问题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应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开发水资源的问题。

  首先,西部地区移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大量尚待开发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这里海拔高、天气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主要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移民的总量并不大。为什么反而成了阻碍水资源开发的突出问题了呢?这很值得我们反思。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移民方向有问题。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从古至今都是生活在离水源比较近的河流附近,因为这里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尤其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更是如此。水资源开发正好影响到这部分人的生产和生活,而我们的移民方向却是将他们从低处移向高处“就近后靠”,实际上很多“后靠”的地区本身就不适宜人居住,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比以前差,即使按照现行的补偿政策按平均产值的16倍数进行赔偿,移民在新的条件下也很难发展,怎么能让他们 “稳得住、能致富”呢?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人们其实一直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向外移民,他们总是不断地移民到小城镇、中型城市、再到大城市,他们总是不断从农村走向城市,许多人从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因此,从长远来讲,要彻底解决好移民问题,必须转变移民安置的观念,改善移民的生存能力和转变移民的生产方式,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和开发式移民,走城镇化、城市化道路,不应继续走“就地消化”的老路。

  其次,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是相互矛盾的问题。任何资源开发都是需要对环境进行改变的,无论是城市建设、道路建设还是水库大坝建设,都会对周围环境进行改变。水库大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大坝阻断了河流,使原河流水文情势改变;水库淹没土地,部分动物的传统栖息地受到改变、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部分物种的灭绝,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大坝对洄游鱼类的影响。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工程措施加以解决,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甚至还可以明显改善环境。例如:水库淹没减少的土地,在水库大坝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造地增加部分土地,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加以解决;部分珍稀植物可以通过移植的办法加以保护;对于洄游鱼类修建鱼道或者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加以解决。国内外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是美国田纳西流域,俄罗斯的叶尼塞流域,还是我国长江流域的葛洲坝、三峡的成功开发都证明,鱼类和人类一样都不会灭绝,只会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不断发展,一部分物种灭绝了,新的物种又出现了,大可不必为此杞人忧天。为什么我们非要为几条已经几十年不见踪影的鱼在那里整天争论不休,让西部宝贵的水资源长期在那里白白流淌,让大片干涸的土地苦等“及时雨”的到来,继续让渴望致富的西部少数民族望眼欲穿呢?

  四、加快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几点措施建议

  一是从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研究西部地区水电资源开发问题,明确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应有的战略地位,保证优先、持续和有序地开发水电。另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抓紧完善西部各大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的总体规划,改变过去单纯按行政区域划分和项目规模分级条块分割的规划模式,因为水资源分布的跨行政区域自然特性决定了完全按行政区域分割实施规划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从项目规划的源头保证水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得到落实。

  二是简化和完善水电项目政府核准的程序,使项目核准过程由企业推动型转变为政府指导型,实现水电资源的有序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电项目由过去政府审批制变为核准制后,其本意是为了简化政府的审批程序,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审查环节太多,审批部门太多,程序太多且相互制约,使项目核准变成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公关活动,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这不利于引导企业将精力和重点放在项目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上。

  三是大力普及水资源开发的科学常识, 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使我国水资源开发处于理性和科学的社会舆论环境。现在社会舆论对水电开发的议论非常多,有些人把前几年重庆的水灾归咎为三峡工程,有些人还把“5.12”汶川特大地震归咎为紫坪铺水库,还有人甚至把今年西南地区及湄公河流域旱灾也与中国在澜沧江建坝联系起来,认为是修建大坝造成的,借机大肆炒作,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水电建设就是破坏生态环境。这种极端环保主义的思维是极其有害的,所谓“保留世界上唯一的处女河流”、“让所有江河都像它过去一样自由地奔流”只是少数“环保诗人”的好梦罢了,难道让广大西部地区盼富的人们永远守望着贫穷,让98洪灾的悲剧继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上演吗?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无论是哪种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都各有利弊,不能只看到不利的一面,而应该权衡利弊,做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经济社会才能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

  四是加快国家对水资源开发中资源税的立法,建立统一、公平合理的水资源税收制度,避免各地区各自为政,创造公平的水资源开发市场环境。现在很多地方都各自出台一些针对水资源开发的税费征收政策和办法,不仅征收的主体、标准各异,而且征收的方式、征收后的用途也不同,更没有充分考虑政策对已建、在建和未建项目的不同影响,人为造成新的不公平市场环境,不利于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严重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正常有序开发。

  五是理顺水电价格,尽快推行“同网、同质、同价”,使水电价格客观真实地体现水电的商品价值,是解决当前困扰水电资源开发中“移民难和环保难”的根本办法。目前就全国平均电价来看,水电价格平均比火电低0.10元/千瓦时,约占现行水电上网电价的三分之一。如果用这部钱来解决移民资金投入和环保工程的投入,将迅速化解移民和环保投入不足的矛盾。从长远看,不仅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料、节约能源消费,而且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制定水电电价的时候,还应该考虑水电工程所承担的交通、航运、灌溉、防洪、旅游等综合社会效益,更真实地体现水电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国家还应该研究制定水电资源消费地(东部及沿海地区)对水电资源输出地(西部地区)的利益反馈政策,充分调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双方的积极性,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行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水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它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水库大坝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谢谢大家。

 
( 发布时间: 2010-06-28 15:27)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