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王超——用一份坚守点亮明灯 凭一份赤忱做匠心园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传承前辈 树立楷模 > 致敬前辈

王超,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委员,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委员、副主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兼任科技部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特邀专家、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科技研究及工程实践工作,在全国水资源保护与水功能区划、城市水生态建设、河流综合治理、太湖流域河网及湖泊水质改善、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共获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50余篇。出版著作6部,主编国家水利行业标准1部。已指导研究生130余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培养的学生1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名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为国家培养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家优秀青年、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立德树人

王超教授作为河海“土生土长的博士,土生土长的教授,土生土长的科技人员”,将河海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很好地融合、渗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校和毕业学生都感慨他们在学习工作中的求实、务实、献身、负责的态度都源自于导师王超院士平日的躬身践行、以身立教。

精益求精,求真务实

王超教授总是教导学生“科研是没有捷径的,踏踏实实做才会有收获”。学生的每一个实验都至少以3套方案平行做3次,以求准确无误。每次实验时,他都要求学生完整保存实验的所有原始数据。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人为错误,他会严厉指正,在让学生牢记错误教训的同时,又手把手地教导学生如何纠正错误。对待学生的论文,他会仔细斟酌每一句话,遣词用句是否切意妥帖,甚至标点符号的对错他都会一一审阅。一位研究生依然记得之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一点小错误,嫌麻烦而没有理会,王超教授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严厉批评了学生,强调“科学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坚持写信要求撤稿重新编辑。他的严谨治学、认真做事、严格做人,让学生明白知行合一,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事必躬亲,以身作则

水环境治理的科研项目需要频繁往返现场。王超教授总是带领学生对研究区域开展撒网式全面调研采样,并教导学生,“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水的咸淡”。在野外采样、调研时,为了摸清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他亲自带队徒步沿着河道一条条地走,每次都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每条河道都要走三次以上。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同时,向学生们深入地分析当地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并引导学生给出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科学方案。在做城市水利综合建设模式项目时,他带领学生辗转了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五十多个城市,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与学生在现场、实验基地同吃同住。许多毕业研究生回忆起与王老师现场实地考察的经历,无不钦佩老师的以身作则,老师“治水必躬亲”的精神更是渗入到他们的工作生活中。

不畏艰险,用于探索

许多学生都还记得在野外调研采样时的一段段难忘经历。从2008年6月以来,王超教授带着学生在太湖野外采集水样10余次,一次他们正在太湖湖面开展野外采样工作,突然狂风四起,浪涌船颠,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根据自己长期的野外经验,他当机立断,引导船只带领着学生向着风暴最大的湖心前进,抓住机遇,获得了湖泊水体污染物在自然风浪下释放的宝贵数据,完善了湖泊水体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从2017年以来,王超教授带领学生开展西南河流水电开发生态保护研究现场实地监测时,他总是第一个下车穿过崎岖险峻的河谷,寻找最为合适的监测点位。有一次遭遇泥石流,他更是带领学生绕了8小时山路,达到预定监测点位,获取了第一手的河道水文水质数据。

体育健人

王超教授常常对学生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科研”。他在学生入学初始就提出,学生的考核不仅是学习成果更是身体素质。许多研究生开始学习科研工作后,经常宅在办公室中,他知道这一情况后,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业余活动,组织了羽毛球、春游等活动来给学生放松、减压,更是策划了“日行万步,健康一生”的健身活动,倡导学生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今天,你走了吗?”成为学生之间的一个流行语。每晚9点钟他更是要到学生办公室转一圈,强拉学生一起去操场走上几圈,同时也与学生聊天解决生活和学术上的难题,渐渐的学生们养成了每日一起走操场,讨论学术的习惯。

学术育人

善于思

在学生的记忆中,导师王超院士不仅为人严谨,做事认真,更是善于思考,非常注重做科研的发散思维和开拓创新。我们都知道,江河里的鱼总是比池塘里的鱼好吃。王超教授却并没有停留在吃的层面,他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发现,流动水里的鱼比静止水里的鱼好吃的内在机理,并得到动水比静水的净化能力要高15%~25%左右的规律;他与有关专家共同创建了全国水功能区划体系,划分了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确定了水功能区的容许纳污总量,制定了水功能区的监控方案,提出了促进水体流动和加快水体交换的湖泊水动力控藻模式,建立了不同水文情势下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模型,这一“跨越性的国际先导性控污模式”在太湖、巢湖等调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时,中央严格划分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其中的第三条就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他的按功能分区规划水资源理念,是国家“红线”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了流域水资源质量改善和管理的重要突破,被应用在我国90%以上的主要河湖里。许多学生受导师启发,从平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研发了多种切合实情的污染物净化技术和发明专利。

勤于学

王超教授博而多专,他跨越了很多专业,本科学的是农田水利,硕士、博士阶段学习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后研究的是水文地质。然而,学生每次到王老师办公室汇报工作,都会见到他办公桌上放着很多最新的科技论文和图画的草稿纸。在学生的眼中,导师不旅游,不逛街,总是很忙,经常出差,几乎天天埋头于科研中,科研攻关期间更是一步不离办公室,饿了就吃自带的饭,累了就在沙发躺一会儿,学生每晚10点多回去时,他办公室的灯依旧一直亮着。学生印象最深的还是王超教授不厌其烦的修改论文,每篇论文他都要仔细研读,大到研究背景意义、写作思路,小到图表格式,都会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和思路。王超教授的身体力行让学生们懂得做学术研究要取得成果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敏于行

王超教授一直告诫学生,“做科研,学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要注重不同学科的前沿知识,只有学会把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才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他每次与学生讨论学术时,总是会提出最新的科研热点以及新的认识和问题,让学生深受启发。他的学生清楚地记得王超教授有次乘坐飞机时临时想到研究问题,没有纸张,他就找出座位上的纸质清洁袋,在清洁袋上演算起来,下了飞机更是第一时间开展试验验证并完善想法。身教胜于言教,让学生们懂得很多事情如果只是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往往会一带而过或者只是空想,只有实践才能检验问题、解决问题,知行合一才是学习和思考的最终归宿。

王超教授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科研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默默付出,用一份坚守点亮引路明灯,凭一念执着甘做匠心园丁,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