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朱伯芳——水工混凝土结构理论奠基者和开拓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传承前辈 树立楷模 > 致敬前辈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544.png

朱伯芳,1928年10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中国水科院水工结构专家,我国水工混凝土结构理论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加我国首批三高坝(佛子岭坝、梅山坝、响洪甸坝)的设计,首创大坝混凝土标号分区技术;首创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解决了“无坝不裂”这个世界性难题;提出拱坝优化的数学模型和解法、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方法和混凝土坝数值监控方法。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为三峡、小湾、龙滩、刘家峡等几十座水电站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获广泛应用。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国际大坝会议终身成就奖和荣誉会员称号。


誓言

“今后我国人民一定要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世界一流、国富民强的伟大国家。我个人也决心,刻苦学习,认真工作,在工作中锻炼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坝工专家。”这是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当时在治淮委员会工作的28岁的朱伯芳作为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在誓师大会上的发言。这句誓言,成了他一辈子的追求。

1928年,朱伯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前清末年秀才,在家乡教私塾为生,父亲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幼年在祖父私塾诵读四书,后就读于余江县立小学、省立九江中学、余江县立中学、省立南昌一中。朱伯芳学习刻苦,各科成绩优异,初中时获“赣东才子”的雅号,高中毕业前南昌一中校长吴自强夸赞朱伯芳是他在一中十几年最好的学生。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555.png

(1944年在余江中学)

1948年夏,他同时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的第一志愿——上海交大,成绩名列土木系第一名。1950年淮河发生严重水灾后,中央决定治理淮河。1951年9月,以上海交大四年级学生的身份参加治淮工作,从此与水利水电事业结下终身之缘。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607.png

(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给江西省立南昌第一中学关于录取朱伯芳的函)

朱伯芳院士回忆起当初那段豪言壮语,仿佛想起那时的青涩与无畏。“后来想起这段话,会脸红的。那时候年轻,敢想、敢说,幸亏现在这个豪言壮语真的变成现实,不然那个牛可就吹大了。”

朱伯芳的儿子朱慧珑说父亲有一句话对自己影响很大,“他说‘做一件事情就要争取把它做完’,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朱伯芳在28岁时立下的志向,直到今天,他仍在奋斗。

初建

朱伯芳参加了中国第一批三座混凝土高坝(佛子岭连拱坝、梅山连拱坝、响洪甸拱坝)的设计和施工,为我国白手起家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作出贡献。

1951年9月,朱伯芳到淮河实习时分到佛子岭水库技术室设计组,参加中国第一座混凝土坝——佛子岭坝的设计。当他们到达佛子岭工地时,连拱坝的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而且除了汪胡桢院士在美国留学时见过大坝外,其他没有一个人见过大坝。在没有设计经验、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困难重重,他们不懂就学,刻苦钻研,学懂了就闯出去干起来,从来没有休息日。他推导出连拱坝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施工期间,他首次提出了大坝标号分区的新理念,节约了大量水泥,这一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已成为全世界采用的坝工技术。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620.png

(1954年,在佛子岭水库工地)

1954年5月朱伯芳调到梅山水库指挥部工程技术科,负责设计梅山连拱坝,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大坝即建成。1955年8月,朱伯芳参加响洪甸拱坝设计,任响洪甸水库设计组长,与曹楚生、周允明一起主持中国第一座混凝土拱坝响洪甸坝的设计。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633.png

(1955年8月,与妻子易冰若在梅山水库工地)

6年的治淮工作的锻炼,他从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成长为一位水利工程师。

攻坚

2007年11月,朱伯芳在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国际研讨会上提交论文,正式提出“全面温控、长期保温,结束‘无坝不裂’的新理念。”

国内外混凝土坝“无坝不裂”是长期困扰水工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佛子岭、梅山两坝设计和施工中,虽然参照国外文献,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但实际工程中大坝出现了不少裂缝,这使朱伯芳意识到温控防裂是混凝土坝的一个重要问题。1955年,他在国内首先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的研究领域,发表了我国混凝土坝温度应力方面的第一篇论文“混凝土坝的温度计算”。经过佛子岭、梅山和响洪甸三个工程的实际锻炼,朱伯芳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他决定向大坝裂缝这个世界难题进行冲击。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646.png

(早期混凝土温度应力方面发表的论文)

“逆境中不妄自菲薄,顺境不妄自尊大,明确方向勇往直前”,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到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朱伯芳院士团队终于建立了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完整理论体系,解决了大坝裂缝这个世界级难题。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658.png

(1987年4月,在国际拱坝学术讨论会主席台上,中间为朱院士)

不止于此。他和团队首创拱坝优化的数学模型和解法,应用于100多个工程,包括世界最高的三座拱坝,节省投资10%-30%;首创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坝应力分析的水平;首创混凝土坝数值监控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水平。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在《朱伯芳院士文集》出版时挥毫题写:一代宗师!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709.png

(2014年,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为《朱伯芳院士文集》题词)


勤奋

关于如何搞科研,朱伯芳给出的答案是勤于工作、勤于学习、勤于思考。

70岁以前,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每天都工作11-12小时。他回忆,“从1957年调到北京,到1969年水科院撤销,12年都没有去过长城,不是不想参观,而是舍不得宝贵的时间。当年大多数星期天都是带着开水和馒头在北京图书馆查阅国外科技文献。”偶尔周末陪妻子逛街,也会带着小板凳和厚厚的书,妻子在商场里买东西,他就坐在商场门口看书。

“白天好好工作,晚上好好学习”,这是朱伯芳的座右铭,更是他的生活方式。即使在下放到三门峡的十年中,他不顾客观条件的艰难,在大山深处最简陋的土坯房中,仍然坚持学习,十年中编制了五个有限元程序、完成了《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一书。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723.png

(在办公室工作学习)

 

朱院士的儿子说,“父亲一生的成就,几乎就是在学习思考中完成的” 。正是勤于思考、享受思考,朱伯芳不断提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念,践行着他“来自实际、高于实际、用于实际”的科研方针,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为了摸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几乎跑遍了国内所有混凝土坝工地;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广泛涉猎周围学科,跟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他紧密联系实际,勇于开拓,不断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科研和施工提供一系列开拓性的成果。


奋斗

“我父亲酷爱事业”,朱伯芳院士的女儿朱慧玲谈到父亲时说,“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坚韧不拔,不受他人干扰,不随波逐流。”他以一个科学家的真诚与执着,为工程献计献策。他坚持的,是对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责任。

朱伯芳把近七十年的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创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和混凝土坝数值监控等四个新学科,著书10本,正式发表论文240多篇,即使在80岁之后,还发表了论文50篇。据中国科学院信息中心统计资料,他是我国水利水电界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专家,所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和《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分别列入我国建筑专业和水电专业被引用最多的十本著作。

微信截图_20190802132737.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和《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

今年91岁的朱伯芳院士,仍心系我院的未来,对我院未来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了很多建议,他对未来的紧迫感,是他不断创新和奋斗的动力。

“我有幸参加了我国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一方面让使我有机会为这些重大工程进行研究、提供科研成果和咨询意见,另一方面也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较高水平的水利水电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工作中所取得一些成果,归根结底,应归功于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水利水电建设事业!”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0 09:03:47